包粽子
说到粽子,大家都很熟悉,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不,我正在向我的外婆学习包粽子的技巧呢。
粽子,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煮熟后食用。我国民间过年时有吃粽子的习俗,这种食物,有称为“角黍”。
刚开始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包粽子需要什么呢?”
外婆说:“需要有粽叶,绿麻或细棉线,糯米,馅。”
我们去了菜市场买了肉、粽叶、绿麻,回到家里就开工了。
外婆拿了两张粽叶,手把手教我了。
“先把粽叶像这样弯成斗笠也就是漏斗状,然后往里面加糯米,加上一半多一点,放上馅,然后再加一些糯米,用四个手把它压平,最后用粽叶把它包起来,再用绿麻把粽子缠起来,打上一个结头,就完成了。”
“噢,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我照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两片粽叶,把它们弯成了漏斗状,并往里面装糯米。嘿,我这个漏斗状的样子还真像漏斗,刚放上的糯米,一下子就漏了出来。
外婆看见了,笑眯眯帮我把粽叶弄好,一边说:“没关系,初学者都这样。”
我把糯米弄到粽叶里的三分之二处左右,放上馅,用手指压平,接下去我可犯难了,这个绳子该怎么绕呢?我挠挠头,向外婆请教。
外婆给我做了个示范,仔仔细细的做了一遍给我看,一边做还一边给我讲解。
我把绳子绕了进去,绕完之后,这个粽子的一端竟然漏米了,没办法,只好让外婆去“补救”喽!
我又动手做了一只,当然,这只粽子做得总比自己第一只好一点。一个下午过后,一大堆粽子被我们做好了,然后是要放到锅里去煮,要煮八个小时左右才可以吃呢。
第二天,吃着自己做的粽子,真香哪,不信?来尝尝吧。
陈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