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献身——读《悲壮的一幕》有感
童年静谧的夏夜都是令人回味的。记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看着那满天的星星,想象着那些为了探究它们而献身的人们。
今天,我轻轻翻开语文书,《悲壮的一幕》映入眼帘。文中记载了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了任务,返航时,由于故障,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他用整整70分钟来汇报探险情况,甚至连一分钟也没有留给亲人,他将生命献给了科学。我默默地合上书,眼前仿佛看见了为了探索宇宙,为了发展科学,多少勇士站了起来,追求着科学的奥秘。科马洛夫是我们全人类的英雄,有谁能忘记爆炸一刻那波澜壮阔的场面,他用澎湃的激情与无穷的力量书写了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科马洛夫为他的祖国,也为全世界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信息。
记得有一次,自然老师让我们观察日出,然后写出一份观测记录。于是,我约几位好友在日出前赶到广场看日出。那时正值冬季,我冷得两腿发抖,便想和居焕宇一起回去,可他斩钉截铁地要等到日出后才回家。无可奈何,我只好独自一人钻进被窝。第二天,自然老师大大地表扬了居焕宇。望着正在咳嗽的他,我无地自容。虽然是一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我却从中看出了居焕宇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
古有郑和七次下西洋,今有哥伦比亚号返航爆炸。外国有西班牙生物家塞尔维特为血液循环理论而承受火刑,我国油科学家彭加木为了认识沙漠、征服沙漠而悄然“迷失”在罗布泊。他们都为科学而献身,他们都是科学界的骄子。
科学是无止境的,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刻苦学习,一定能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