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的新闻

中国儿童资源网

新老师的新闻

  本班新闻中心记者贾音——就是鄙人——报道:新学期伊始,我班将更换语文老师。新老师姓贾,是我们学校文学社的顾问。对,那个额头宽宽的,戴副装有瓶底般厚镜片的近视眼镜的便是。关于他,本记者有两条“独家新闻”。

  “孩子没睡着”

  贾老师带着两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他妻子是农村户口,在离学校一百多里的老家种责任田,农闲时才来往一段。这一回隔了4个月,4口人都快想疯了。

  终于来了!OK,七月七!

  好容易挨到下晚自习,两个孩子“放倒”在床上。妻子缝着孩子衣服上掉下的扣子,贾老师仍在伏案勾勾画画。

  妻子憋不住问:“打了熄灯铃啦,你还写啥哩?”

  “海燕出版社《金色少年》编辑部组织作文大赛,有几篇学生作品,我得好好看看,让学生再改改。”

  座钟嗒嗒地响着,像在催促人快休息。

  妻子趴在他耳边轻声说:“你不瞌睡?”

  “我把这两篇改完,孩子还没睡着哩。”贾顾问柔声地说。

  “小孩子哪像大人,一挨住床就进梦乡了。”

  小儿子悄声笑了。妈妈往他屁股上拍了一下:“调皮鬼!”

  大儿子对弟弟说:“笑啥哩笑,挨一巴掌美啦吧?我也没睡着,可我不敢笑!”

  “我有特异功能”

  奇案!贾顾问心血浸泡的几篇准备参赛的作文稿不翼而飞!

  “夫人,就请归还小生吧!”

  “啥?”

  “那几篇作文稿。”

  “俺没见。”

  “没见?不是你能是谁?”

  “你有啥根据?”

  “根据?我有特异功能,隔着墙就看见了。”“哟,怪不得邻居家的牛死了。”

  “孩子们,过来,当个证人,叫妈看看你爸的特异功能……这桌子上摆着四本书,一、二、三、四。等一下我到外边去,你任意指一下四本书中的任何一本,然后喊我回来,看我说得对不对。”

  一试,贾顾问竟说对了。

  妻子说:“你那是瞎猫碰见死老鼠。”

  再来几次,屡试不输。

  妻子相信了,只好承认:“作文稿是我拿了。要我还你不难,可你得答应个条件。”

  “夫人请讲。”

  “11点以前必须睡觉!看你的眼睛都熬红了。教好你的课不就行啦,找那麻烦事儿干啥?”

  “领导关心爱护,本人深表感激。可是—”贾顾问哼起了豫剧常派唱腔,“刘大嫂讲话理太偏,谁说这事儿是找麻烦……”他又“钻”到了作文稿里,11点钟以前仍然没休息。

  第二天,大儿子告诉妈妈:特异功能表演是爸爸和他事先排练好的。爸爸让他当助手,用动作暗示:捏耳朵——一,揉眼睛——二,按鼻子——三,擦嘴唇——四。本来打算在周末家庭会上表演,因情况有变,就提前演出了。

  妈妈笑骂儿子:“好哇,您爷儿俩串通一气。”

  儿子扮个鬼脸:“妈,那作文稿里还有你儿子的一篇哩!”

  若问这些新闻通过什么渠道而来,不瞒诸位,贾顾问就是本记者的老爹,在下便是他的大公子。这些消息可没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过,叔叔阿姨们,我告诉你们,你们就介绍到“内参”上发表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