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忽然尘头蔽日,飞沙走石,妖风四起,但见那妖风……
不难理解,看过《封神榜》、《西游记》抑或是朱棣靖难故事的人对这一段诡异的描写都不会有陌生之感。是啊,此时此刻,怅望灰天,我也只能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深圳的天气了。
说到天气,深圳的雨已经断断续续、或大或小地下了将近好几个月了,按照道德伦理以及国人的素质问题来判断,这场雨差不多大概应该可能仿佛再过几天就可以停了。唉,但坏就坏在那几个严重的不确定因素上。
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开始独独钟情于我大深圳,难道是因为想考验一下这所被誉为最年轻的城市的意志力吗?这也许是可取的因素之一,但这场从三月份就开始的大雨的根源并无从考证。于是日复一日,只能兴叹着、惆怅着,看着从天而降的大雨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噼里啪啦的往下砸。
虽说深圳气象局因此而发布的红色暴雨信号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我幼小的心灵——毕竟人逢喜事精神爽不是信口胡诌,但这样的好事儿两三周也无法碰上一回。在此,我总结出了气象局的各位预报员们发布红色暴雨信号的各种前提。
一:天气阴沉,并且这种阴沉是持续性的,最起码要持续到四十分钟至六十分钟,且在此期间必须要伴有严重的电闪雷鸣。但切记,天气阴沉并不代表此时可以下雨。
二: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开始瓢泼大雨。切记,这场大雨必须要伴随着狂风加上闪电,并且如果能在十分钟之内造成某地积水则是最好不过的。这样的暴雨可以让路上的汽车熄火,叠加上106.2虚张声势的爆料则是更可喜的。
三:雨势在三十分钟左右的狂轰滥炸下可以慢慢变小,注意,变小并不代表着停止,要伴随着三到四级的微风在小火慢炖它两三个小时。我敢保证,这会让气象局的人员们大惊失色,并且清晰且准确地感觉到雨势总会在某一时刻升级。
四:在三四个小时之后变成云淡风轻,间歇性的夹杂着短时阵雨且注意保持某些路段的积水。
不错,这就是一场能带给小学生一天的幸福假期的雨应该做的种种事情。
但值得一提的是,能做到这样的雨屈指可数(而且估计可以不用脚趾),如果有哪一场雨有如此高素质、高智商、高水准的先天条件可以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小学生还不需要如此激动,因为气象局的人的智商应该还不至于如此捉急。所以,雨还需要叠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一般在别人想都想不到的时候突然翻脸。
但是总结归总结,现在的这几场雨可谓是一个比一个不争气,用扶不上墙的烂泥来形容简直再好不过了!它们总是断断续续、仿佛一个年老的哮喘病人似的,一下起来磕磕绊绊,好不痛快!并且还小心翼翼的下,大有柔弱的江南才子风范,每次下起来都仿佛生怕吓到我们似的,随风飘飞,清淡无力。搞得我们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没有盼到朝思暮想的红色暴雨信号的失望后还要承担着体育课泡汤的巨大风险。
所以,总体来说,要想在从三月份开始下的千百场雨中找到一两场能带给我们红色暴雨信号的雨,可谓是真难,而要想在今后明显越来越气势颓败的雨中找到更合适的候选人,可谓是难上加难!
于是乎,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只能在每天早上通向学校的那条泥泞的路上跋涉的同时仰天长叹,看着这些飘飘然仿佛与我现在的处境毫无关系的雨,莫名的忧伤,寂静地惆怅……
而今,又是这样:本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忽然尘头蔽日,飞沙走石,妖风四起,但见那妖风……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