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感觉”,其实就是培养“兴趣”。学英文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要有感觉,才能熬得过去,才可能学好。这里我们说到的是培养对英文的兴趣,对英文的感觉,也就是所谓“语感”了。对于“语感对英语的重要性”,这个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学英文要从小开始》就谈过了,在这儿也就不再重复。在这儿要深一步谈的是“如何培养语感”。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除了端正心态,父母在培养孩子“感觉”的时候,还要谨记一点??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孩子的字典里面只有“玩”字,他们不知道甚么叫学习,他们也很少会有正儿八经坐在那学习的。他们是无忧无虑只顾玩的可爱群体,千万不能给他/她压力,要不然会弄巧成拙,反而让他们讨厌起学习来,那样兴趣就难再培养起来了。中西方的玩具设计者在设计儿童玩具时,会考虑到如何把学习和玩融合在一齐,如何让孩子既对他们设计的玩具感兴趣,同时又能学到东西,以排除父母对“只玩不学”的担忧。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时,我们要多考虑如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英文呢?
玩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无论是普通的玩具还是有学习功能的玩具,只要利用得当,都能让你事半功倍。比如你要培养他们对英文的兴趣,那就多买一些和英文相关的玩具。芝麻街的布书就是一种不错的工具,你在教他/她“玩”布书的同时,还可以教会他/她各种动作的英文说法,甚至可以按书上的文字(英文)给孩子说故事。
打外语基础的最佳时期:在还没熟悉母语的情况下学习
其实学英语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只要掌握了要领就知道从哪一步入手,难的是坚持,漫长地坚持下来了才会有胜利。大人和小孩学英文的吸收程度不一样,大人的思想比较复杂,因为他本身就熟悉了一种语言,所以在学其他语言的时候,难免会有个转换的过程。小孩不同,是一张白纸,在一种语言还没牢固、甚至还没懂的情况下去接触另一种语言,不会发生转换这个过程,他/她会通过感官来了解这种语言,所以这个时候学语言是最好掌握的。于是得出结论:学外语的最佳时期是在还没熟悉母语的情况下学习。
说到这里,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影响了孩子对汉语的学习呢?答案是不会的。我们生活在周围都是说汉语这样一个大环境,除非你不让他/她经常接触说汉语的人,要不然走到街上、在家里、和朋友玩时,他们接触的汉语信息绝对比英语多得多。我们的汉语,就一个动作而言,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了英文,其实就相当于多学了一种表达方法,不会说学了英文就忘了中文的。语言是考积累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辨认和应用是要靠孩子长期的体会、领悟。我们要培养的是他们最基础的感觉,也就是兴趣!只要基础稳固了,学英文就像学中文那样简单。
学英文的要领
学外语的要领很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你们可能第一时间反应:“不是吧?这也叫要领?说了等于白说!”可是这里面是有道理的,请允我说说。我们通常都是说“听说读写”,而不会说“读说听写”,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是从“听”入手,也就是从抓“感觉”入手。听多了,不懂也会懂。打个比方,我身边有很多会听粤语的外省朋友,他们来广州有段时间了,从来没接受过粤语培训,但他们能听懂粤语,只是不大会说,如果要他们完全学会说是不难的,他们已经对这种语言的发音有了感觉,就要凭感觉模仿一下,再多点跟别人说就很快掌握了。所以,“听”的基础打好后,离“说”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