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1)
而孩子对我们的性教育的评价是:老师只讲我们知道的,却不讲我们想知道的。我们的国人似乎总把早恋与性交往等同起来。由此对早恋产生巨大的排斥和恐惧心理。正是我们神秘羞涩的性教育,导致我们许多孩子出现了与异性交流的情感障碍。试想,总包藏和遮掩人类最美好心灵的人的心灵怎么会是真实和健康的呢!
还有一点,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通常做性知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那些老师很爱用“性的奥秘”的题目。其实这也折射出很不健康的心态,试问,有谁讲过“吃饭的奥秘”?那可真是成了笑话。如果从小就不会把这个事情当回事情,没有把它当成多么奥妙的事,对“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非分之想了。相反,如果总是遮遮掩掩“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作派,怎么能不让人家好奇?能不让人家上下而求索吗?
阻止对性的全面认识是愚蠢的,而试图阻止性心理的发展更是愚蠢的,我们不可能永远让孩子停留在天真幼稚的阶段。
面对早恋和性,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太缺乏真诚和勇气了!让我们回顾一下上面这个案例,看看问题到底该怎么办?
对这件事情的分析
这样的场景对于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就我个人了解的情况而言,孩子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虽然嘴上什么都不说,表情也很自然,但对家长的做法心里往往表示更多的嘲笑和警惕。尤其经过这样的突击审查后,做与此相关的事情就会更加隐密和小心。
阿娟和孩子谈话时的第一个不足就是弄巧成拙,缺乏信心的开场白马上让孩子意识到这次谈话的目的和动机。试想,这样在对方面前玩弄小聪明,能不让对方不小看你这样的交流对手吗?缺乏真诚是赢不得真诚的。其实母亲本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起这件事情,然后请教孩子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注意,是“请教”一词。在对感情问题的认识和体验上,从来没有先来后到的说法。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和创造者!人类之所以区别动物,是由于人类的感情最丰富最具有创造力!
第二只关心陈述自己的观点,却忽视孩子对此的真正反应!当你认为可以和孩子谈这个话题的时候,那就说明你对孩子的心灵和思想深处的某一块已经是有了陌生和未知的,对此其实你不需要也没有必要非得搞清楚!你需要做的是,给他一些经验、暗示和启发!
在这个问题上,谈话的目的不是在这块土地上插上你的旗帜,而应该是播种你的思想。种子不会像旗子一样可以拔掉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他接受你的种子,他会在合适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成长的!
所以说什么早恋是如何影响学习之类的话是没有意义的。人是有情感的,对此您应该谈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是幸福的?有时候他其实根本就是不懂感情,那你说什么也没有用,所谓的早恋可能就是孩子们很快就要玩腻的游戏!只是这种游戏的别称是“人来疯”,你越管它越来劲!所以孩子要是真的早恋了,你说这些没有用,要是没有早恋,说的这些就更没有用!所以要调整谈话的思路,是影响不是灌输,要引导不要教导,要推荐而不是推销自己的看法。
第三只关心自己的审美角度,为了使自己的说法更有说服力,阿娟极力证明孩子的女同学没有一个可以配上他的。这可坏了,如果孩子没有女朋友还好,真要是有的话,孩子心里会反问你凭什么就说她们不好?这样的做法有泼脏水之嫌,是不能得人心的做法。
再者说,从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贬视孩子周围的异性,这样的孩子大了后往往会发展为苛刻的甚至不太正常的心理。《大卫·科波菲尔》里的那位女主人公不就是这样的难堪吗?为了避免早恋就去贬损人家实在算不上是明智的做法。
第四应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是拔苗助长。孩子对情感的体验不可能不受挫折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就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反之,指手画脚和品头论足,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恶。一个拒绝帮助的弱者更容易遭受痛苦和失败。孩子不是不愿意得到帮助,是否接纳这样的帮助只是取决于他是否把家长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