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必看的100个哲理故事

儿童资源网

孩子成长必看的100个哲理故事


  [教学内容]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简要分析]
  分析也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只有全面考察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综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有效方案。凿壁移痛是永远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他陷入了只有分析而没有综合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教学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也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密切相关。这个农夫有这样的想法,是由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社会存在决定的。
  【寓言典故】子罕不受玉
  有个热衷于拍马的宋国人弄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来献给子罕。子罕不要。那个人说:“这是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受贿的小人可不配用。”子罕说:“你把这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当作宝贝。”
  [教学内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简要分析]
  这个宋人把这块玉视作宝贝,而子罕则把严以律己、不贪污受贿视作珍宝,这是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所致。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寓言典故】反裘负薪
  魏文侯出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毛向里,皮向外(古时候的皮袄穿时都是毛在外的),背了一捆草。魏文侯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呢?”那个人回答说:“因为我爱惜皮袄的毛。”魏文侯说:“你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皮弄掉了,毛就长不住的道理吗?”
  [教学内容]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两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当然,两者相比,社会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占首要地位。人个利益必须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没有集体利益,也就不会有个人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寓言典故】聪明的鸟师
  有位捕鸟师在湖泽上张开了罗网,撒下了食饵。不一会儿,成群的鸟雀飞来。鸟师一拉网,所有的鸟儿都网在了网内。这时其中有一只大鸟撑开翅膀,所有的鸟雀都奋力齐飞,便带着网一起飞上了天空。鸟师抬着头,紧追着鸟网。有人对他说:“鸟在天上飞,你凭着两条腿,怎么追得上啊?”鸟师答道:“日暮时分,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窠,方向一乱,鸟网就一定会掉下来。”说罢,他仍紧追不止。太阳下山了,网中之鸟有的要飞归树林,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往东,有的朝西,翻飞争竞,闹成一团,不一会,整个鸟网当空落下。鸟师连忙上去,把这些鸟儿都收拾了。
  [教学内容]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
  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这就需要集体主义来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否则,象这网中之鸟,最终肯定是什么事也办不成。
  【寓言典故】子夏胜肥
  子夏去见曾子,曾子对他说:“近来你胖多了。”子夏说:“我战胜了,所以我发胖了。”曾子不解:“你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走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华,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心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茶饭不思,人也瘦了。”“那现在谁战胜了呢?”“先王的仁义战胜了。所以我就发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