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儿童资源网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三:教育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孩子的欲望总是很强烈,老是喜欢买一些新鲜的东西。刚开始时,孩子的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家长如果不注意而一味迎合就会纵容、滋长孩子的不良欲望。怎么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首先,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父母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有一位妈妈非常明智,她每次带女儿去商店前,总是先跟女儿说:“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店玩,你可以买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价格在20元以内。你得先想好要什么才决定买,如果你要好几件东西,妈妈就不带你去了。”女儿听完妈妈的这个“条件”后,总是高兴地回答:“妈妈,我知道了,我最想要一个小娃娃,不过我还得去店里看看什么娃娃漂亮。”于是,母女俩就去商店了,妈妈带着女儿看各种各样的娃娃,并给她讲一些与娃娃有关的故事,女儿最后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娃娃回来。
  这位妈妈的聪明在于给孩子出了一个难题,孩子需要事先来决定她要买什么及价格上限。专家帕特里夏·埃斯特斯说:“适当地拒绝孩子很重要,即使你完全是可以满足他的。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例如,许多小孩喜欢吃冰淇淋,如果买一杯要花2元的话,家长就可以告诉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给你1元,等到明天再给你1元,你才能买来吃。”
  其次,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当孩子手中有了一定数目的钱时,父母要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许多孩子的毛病就是父母给多少就花多少,花完了再向父母要。针对这点,父母要督促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当然,消费计划主要由孩子来制定。例如:父母在给孩子钱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支出原则,让孩子自己去制定计划,父母不要干预孩子制定计划,但是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监督、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根据计划合理地使用零花钱。通过家长的指导和监督,孩子就会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能够有所节制地花钱。
  再次,要教孩子一些少花钱的方法。
  告诉孩子,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尽量减少金钱的支出,这样,手中的钱就会多起来。有什么方法可以少花钱呢?例如,买东西之前必须要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可以让他在心里问自己“我需要这个东西多久?”“是不是已经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打算要买的东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有些支出是不必要的。教孩子每周在固定的一天去购物,不要天天购物。购物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东西,不要见什么买什么。
  建议四:经常性地让孩子来持家。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机会去买菜、交水电费、电话费等,让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同时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必要开支,体验到生活的艰难。父母在平时买东西时,也可以带着孩子,在不断的比较、挑选中,让孩子理解金钱的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爱惜金钱的良好品格,有效避免孩子胡乱花钱的坏习惯。
  许多父母认为不应该和孩子谈家庭的经济情况,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父母,认为和孩子谈家庭状况,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其实不然,许多孩子在了解了家庭状况后,反倒能够替父母着想,控制自己花钱。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懂得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孩子热爱家庭、热爱父母,也热爱劳动。
  建议五:教育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良斌6岁那年,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妈妈为他开了一个银行账户,并要求良斌每月在自己的账户上存10元。妈妈要求良斌每次花钱不能超过10元,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必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些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