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的教育新方法

儿童资源网

中国孩子的教育新方法


  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如何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那么,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呢?【娱乐第一播报】
  1、维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父母对孩子的提问、质疑、探索甚至不同意见应给于支持和鼓励,为孩子表现好奇心和满足好奇心提供更好的机会。
  2、与孩子一起学习
  父母仅仅告诉孩子学习很重要是不够的,还应当让孩子明白:学习不应该随着某些学分或文凭的获得而结束----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3、角色换位法
  有些家长采取压制的方法,逼迫孩子多念书,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应该让孩子当学习的主人,设法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
  4、寓教于乐法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当家长将孩子的学习融于娱乐之中,必然会事半功倍。孩子在卢埃勒的同时,最易于放开思维,吸取新的东西。
  怎样培养孩子虚心好问?
  1.做功课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解决
  最好是做一些提示、反问,鼓励他独立思考,放弃依赖心理,因为做功课是他的责任。
  2.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娱乐第一播报】
  3.要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当孩子发现书上由不懂的问题,问为什么时,父母要耐心回答,还要称赞他能虚心好问。有的孩子学习上怕苦怕难,以遇到难点就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怎么做。这时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要鼓励他自己动脑筋去想,要启发他,自己去解答问题。
  怎样培养孩子有毅力的个性
  1.创造逆境,磨砺孩子的毅力
  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可以制造一些挫折,考验孩子的毅力。
  2.让孩子从克服小困难开始
  对孩子的要求要严,让孩子克服困难,逐渐加大,而且必须坚持到底,直到有效为止。
  3.发挥榜样的作用,启发自我锻炼
  根据孩子的特点,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加烈士纪念馆,阅读书籍等,让孩子学习典型人物,启发自我教育,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健全的人格
  父母都要明白,鼓励孩子学习很重要,教会孩子做人更重要。父母应该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放在重要位置。
  1.要具备奋发向上的精神
  培养孩子对生活采取乐观态度,积极进取,在困难和挫折以至逆境中就会唉声叹气,发无名火。要克服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就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忧心忡忡,怨天尤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诗中有一名句:“心底无私天地宽”.具备了这种境界,自然就会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娱乐第一播报】
  2.爱和严结合
  正确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父母要恰当的爱孩子,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父母在行为品质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当然会苦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过于迁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们的任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实上,孩子将来幸福与否,更受其性格的影响。
  3.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过父母、老师、社会的启发引导,在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觉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规定目标,确定理想,并强加给他们。孩子单纯而幼稚,他们常常会因为读了一篇令其感动不己的文章而想长大了当作家,因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而想当科学家,也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师,便立志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当老师。对孩子这些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壮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不同孩子不同优势的显现,再把他们逐步引向适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