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妙方

儿童资源网

名人教子妙方


  鼓励创造
  老舍先生喜欢看儿童写大字,认为是一大乐趣。“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来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是他对孩子们的描述,推崇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性。
  《家庭教育导报》
  从给子女起名字看老舍先生教子
  给孩子起名字,一般人都会很郑重地对待,或图吉利,或取其寓意。老舍虽然是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但他给几个孩子起的名字却如同信手拈来一般。
  老舍先生是如何给儿女起名字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交代老舍先生的姓氏问题。老舍先生既不姓“老”,也不姓“舍”,而姓“舒”。“老舍”只是他的笔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关于姓“老”还是姓“舒”还闹出过笑话呢,这则趣事是老舍夫人亲口讲的真事:“我和老舍刚结婚不久就去了山东济南,想在那里定居。到济南找处房子住了下来。房东太太特别热情,说话总是‘老太太’长‘老太太’短的叫得我心里好别扭。我才20多岁,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成‘老太太’了?后来才琢磨出道道来:既然先生叫‘老舍’那夫人必定是‘老太太’了。人家并没叫错,后来经我一番解释后他们才改口叫‘舒太太’了。”老舍夫妇都是满族人,在姓氏方面满族比汉族复杂多了。经学者们考证,满族人入关后逐步汉化,在姓氏方面也是简化了许多。如现在满族的“叶”姓就来源于和慈禧相同的“叶赫那拉”姓。又如现在满族的“钮”姓是来源于“钮祜禄”氏。老舍这支“舒”姓是来源于“舒穆禄”氏,老舍夫人这支“胡”姓是来源于“虎尔哈”氏等。
  老舍的大女儿生在济南,所以叫舒济。可这个“济”字的繁体字难写极了,所以起完这个名字,老舍夫妻两个都后悔:“唉,怎么给小孩儿起这么个麻烦名字?让她上小学怎么上啊?”到了儿子,就极端一下子,“乙”,就一笔。两个小女儿的名字就都基本是触景生情的那种起法。舒雨是因为生她的时候下了一个月的雨,老舍说:“那就叫舒雨吧,赶明儿小孩儿写字的时候就光点点儿了,那多好玩儿啊!”舒立呢,是她的生日跟老舍很近,基本上是立春生的。老舍叫舒庆春,她就不能再叫春了,就起名叫舒立。
  这些是人所共知的,从中不难发现他的教子之道。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老舍先生在给妻子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学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门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老舍特别喜欢孩子。他主张自由地发展儿童的天性,维护他们的天真活泼,满足他们的正当爱好,不要对他们干预太多。在这方面,舒乙的感受十分深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父亲特别高兴,他总是鼓励我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每当有客人来,他都会对我说:‘把你的画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给孩子以表现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信心。”“那时我常常坐在山头上写生,父亲在这时,总要过来给我讲一些绘画技法,讲得头头是道。但他自己,却一笔也不会画。”“我们几个小孩子想集邮,便到处拣信封,父亲知道之后,不仅帮助我们一起收集,而且还经常给我们讲解外国邮票上的英文意思,使我们从邮票中获得了很多知识。”老舍鼓励孩子顺其天性地发展,但又非常注重对孩子品质的培养,绝不是宽容无度。北碚多雨,在当地,遮雨水的工具是斗笠和蓑衣。舒乙、舒雨两兄妹嫌斗笠太大太沉太难看,不愿意戴着它去上学。老舍觉得这种思想非常要不得,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他不是对孩子讲许多深奥的道理,而是把他们拉过去,往每人脑袋上扣一个斗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