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99条锦囊
(八)错误: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解决方法: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筋疲力尽。
家调查显示,每个新***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九)错误: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解决方法:合理计划适度开支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十)错误:认为自己会记得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解决方法:保留记忆更多回味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纪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正确对待:“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
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小闹闹从幼儿园回来,追在妈妈身后问她:“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听到他问这个问题,斟酌了一下,方才回答说:“从肚子里生出来的。”谁知道,小闹闹还是问:“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不耐烦起来,打了他一巴掌。
小闹闹哭了起来:“小雪是从杭州来的,我只是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件事乍一听起来,让人感到好笑,但仔细一想:孩子过了3岁,的确常常会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而这恰巧是不同年龄期孩子对性的关注点不同的表现。
5岁——对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表现兴趣,并玩有关布娃娃的游戏。会重新发问:“小娃娃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大多数知道两性器官的差异,对性和性别的意识更加清楚。孩子变得比较害羞,男女孩子之间的玩耍比较有节制,男孩一般不愿玩女孩的玩具。“暴露”性器官的游戏和上厕所的游戏已减少,对别人洗澡也减少了兴趣。
6岁——会提出诸如婴儿的来源、孕育和分娩方面的问题,对婴儿怎样从妈妈身上生出来和出生时的情况、妈妈肚子是否痛等情况很想知道。对婴儿和结婚的关系有模糊的意识,对两性身体构造的差异方面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他们很想知道婴儿最早是怎样开始的。男女孩子会做爸爸、***游戏,或学做医师互相“检查”,以求得有关男女身体差异的实际答案。有些孩子会被大一些的孩子作为性游戏的对象,有些孩子则喜欢傻笑和用有关大小便的字眼骂人。
性学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处于“性器期”(其动情区是外生殖器)的3~5岁儿童脑子里的第一个性迷惑,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在孩子中如此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常使家长避而不答或难以回答,有的家长甚至会训斥、责骂孩子。大多数家长会回答孩子“你是拣来的”,“你是树杈上长的”,“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妈妈肚脐眼里钻出来的”等等,如此种种,孩子不但不相信,还会有受欺骗的感觉,而且还会引起孩子对性观念和态度的错误认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性是不能过问的,是神秘的,是肮脏下流的阴影。到底应该怎样解答孩子的这个疑惑呢?那就是如实地告诉孩子。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领悟程度及情境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惑。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只是出于好奇,他可能突然想起某件事情或看到某个现象,联想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发问,并没有真正想完全弄清搞懂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故可简单直接地告诉他:“你是妈妈生的”。对于大部分这样大的孩子听到这样的回答就满足了。因此,儿童的性教育,特别要配合其认知及理解能力的成熟,再配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而进行。或者用具体而简单的,以公鸡跟母鸡要好,生下小鸡的水准解说就行。如果孩子不继续往下问,就不必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