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99条锦囊
2.孤独一人在家
儿童喜欢人多热闹,特别害怕孤单一人,担心将发生什么可怕之事。邻居11岁的女孩,其母亲出差未归,父亲晚上加班,说10点回来。她一人在家,把家门关得严严的,到了9点半钟,她不知为什么,急得哭了起来。于是,打长途电话到广州求助爷爷说:“一个人在家里好害怕。”
3.父母吵架或离异
100%的儿童害怕父母争吵、打架。见到这种场面,他(她)们有时会急得大哭,说这是痛苦和不光彩的事。许多儿童听父母吵架中说到要离婚,他(她)们就恐惧得不得了。当然他们更害怕父母去世。
4.受了委曲不准哭
许多父母在训斥或惩罚孩子时,不管对与错都不准孩子哭啼,这是不好的。孩子受到训斥,特别是受了不公正训斥,只有哭才能发泄心中的“委曲”,孩子有泪不许流,憋在心里,会造成心理压抑,严重的会伤身子。
5.父母不听自己的意见
不少父母总以为大人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一旦孩子有了“过失”,不是首先问明事情的真相,就象审问犯人一样,横加指责,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很大。因为,不论老少都有自尊心或人生价值感。
6.考试成绩不好
几乎100%的儿童怕自己考试成绩不好。一方面不光彩,更重要的是害怕父母训斥。
其实,孩子成绩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观努力程度;客观天赋条件;父母家教与老师教学方法;考试试题过难或过多等都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或打孩子,仔细分析原因,才是上策。
多元智能发展之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的定义是:“准确观察世界并对其进行解释或者把那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传达给别人。”其焦点在于观察和设计,既要接受又要表达。那些有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对于视觉非常敏锐,可以一目十行。他们会注意到室外景象的细微差别,发现日出的光线是怎样照在一池江水上的,或者他们能够领会一幅画的意义,从人物表情或者他们的衣着得出推论。有良好视觉空间智能的人能够表述一些可以引起共鸣的场景。我们经常把视觉空间智能和视觉艺术家(画家或者雕塑家)联系起来,那是正确的。另一些专业,当然,也要求有出色的空间职能,例如摄影工作者,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或者园林建筑师。
从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智能都互相重叠,视觉空间智能也不能例外。这划分并不十分清晰,例如,下国际象棋的好坏,到底是由于良好的逻辑-数学智能还是和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决定呢?(我个人的见解是在下棋的初期,视觉空间智能起重要作用。此外,在越下越好的过程中,逻辑-数学智能能起了作用。)与此相似,理解别人是人际关系智能的核心,这是由于它经常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智能支持。
拥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智能的幼年儿童会:
*复制,涂鸦,描画和绘画
*制模和建造
*混合同一色系的颜色和物品
*选择穿着
*看录像片和照片
*玩字谜
当他们渐渐长大,那些视觉空间智能出色的孩子会喜欢:
*在一个更加高的水平上创造,涂鸦,描画和绘画
*玩字谜或者复杂的迷宫
*玩一些数学模型
*设计服装,建筑,要塞和城市
*制作字谜以及迷宫
*拍照
*看地图
*把东西拆开来,(有时)也能够成功地把他们再组装起来。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视觉空间智能是提供儿童与成人在一起工作机会最多的一种。厨房的桌子可以成为一个迷你的艺术工作室,而妈妈和儿子每个人独自描画或者合作把一团泥土打造成一个平板然后再打造成一头大象。父亲和女儿可以在博物馆或者画廊耗上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来决定哪些艺术品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家庭可以一起开着车,出去找寻哪幢建筑物的外表是最吸引人的。(当然,无论艺术或建筑,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是次要的,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感觉才是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