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99条锦囊
奖励要多样化,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奖励要有可见性,孩子只看父母的表面行为,有的父母心里赞扬孩子,脸上非常严肃,这在孩子看来是一种"惩罚",因为他没有能力读懂你的心。
奖励要与孩子的积极特征"挂钩",要让他知道为什么得到奖励。
奖励要及时,但不要许诺太多。孩子容易时过境迁,但又十分注意父母是否遵守"诺言"。不及时奖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
还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中获得满足。人格的成熟是对外在奖励的依赖向对内在奖励的依赖发展的过程,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奖励孩子时,要常常提醒他,我们奖励的是"他身上的积极特征",而不是事情本身。如孩子把鞋子放好了,我们可以表扬他"热爱劳动、能干"的品质,不一定要强调"把鞋子放好了"这件事情本身。这些只是奖励的基本原则。
由于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父母、家庭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孩子、家庭的奖励方式,怎样的奖励对你的孩子最合适要靠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这便是"教育"的奥妙所在。
如何让孩子有兴趣于学习
孩子今年快满4岁了,认识全部拼音字母,基本能对照拼音拼出字音,还能分辨和标注不同的声调。这让我很是自豪,因为学拼音可以说70%是孩子自学的。2岁时,一次去买儿歌的碟子,结果买错了,买了盘学拼音的碟子。当时想以后也用的着,先放在家里也不碍事。买回家,孩子一看买了盘新碟子,吵着要看,拗不过他,只好给他放,开始当然看的没兴趣,但是里面老师给一群大朋友讲课和做游戏的情景,让他很新奇。没什么可玩的,他就放这碟子看看,不知不觉,有时总在家里说“啊啊。。。。”。当时也没在意。又过了几天,有一次他在看拼音碟子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跟着念“啊、波”
我那时心里美呀,一个2岁的孩子居然自己看得懂,并能模仿、理解拼音碟子里的内容。我不得不叹服孩子的领悟力、模仿力是多么强呀,既然孩子对拼音感兴趣,咱们可要好好引导、大力支持呀。于是从那时起全家就注意从各方面帮助孩子学习拼音。
当然,对一个还未上学的孩子,要有技巧的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通过用拼音字母做游戏,或是鼓励他当老师,我们当学生,模仿碟子里的情景。这一招还真奏效。孩子每天都看约一个小时(有时更长)的碟子,也很配合我们的游戏,为了当好老师,他居然把碟子上老师的说的话都背了下来,还能模仿不同老师的口音,当起老师来像模像样的。
现在除了拼音,我们逐步引导他学习100以内数字、20以内加减法等,教给他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逐渐感觉到培养孩子兴趣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程,要全家人的积极配合,我们家了多亏了孩子的姥姥姥爷,几乎一有时间就配着他用户各中拼音卡片,数字卡片等玩游戏,正是在有趣的游戏间,孩子没有什么压力,快乐的学习。结果是让人很愉快的但过程很磨人。
我是这么“虐待”儿子的
趁着他外婆回家过年,我早就想狠狠地磨磨这个有些任性、懒惰的儿子了!尤其今天中午,我简直被他气得有些“象胡图图的妈”(儿子的评语)了!——--我在厨房辛苦煮饭,他看动画片!叫他吃饭,哼哼唧唧,还敢耍赖要我喂饭!(四岁半!)结果是我把他的饭倒了!(他还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