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99条锦囊
根据专家的研究,在访问6岁到10岁的男孩与女孩有关自己父母的问题时,得到以下结论。
使用启发子女的“工具式教育”的父亲较多,亲吻子女的“亲情式教育”的母亲较多。使用叱责子女的惩罚方法,通常是父亲多过母亲。研究显示,因为父亲只提供外来的资料,所以与母亲在“适当地回答子女的问题”、“什么都知道”、“教导子女解决的方法”、“有社会及理科的知识”等方面有差别。
下面,我们再根据父亲的角色来探讨父亲应有的态度。
1、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傲。
父亲对子女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感到自傲是必须的,应该尽量不要在子女面前对自己的工作发牢骚。
2、作社会与家庭的联系,让子女认识社会。
与外界接触多,知识经验丰富的父亲,必须负起让子女面对社会上的偶发事件和开阔子女视野的任务。
3、父亲是家庭决议的中枢。
子女在父亲负责家中经济、决定家庭事物时,学习将来面对事情应具备的决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4、成为子女谈话的对象。
子女常因父亲的存在而感到局促不安,认为父亲是较有权威的人,所以,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自己是父亲的谈话对象而觉得倍受重视,特别是男孩子,希望透过运动与兴趣等话题,成为父亲的朋友,并从父亲的行动中学习其男子气概。
5、不要在子女面前讲母亲的坏话。
双亲间的争吵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讲母亲的坏话时,会使子女觉得就像别人说他的坏话一样。父亲对母亲体贴将提高父亲的权威。
6、父亲会给子女带来自卑感吗?
子女把父母视为模仿的对象,以模仿父母的行动而发展。特别是男孩子更以父亲的行动为模范,将父亲的行为纳入自己的行为模式中。
所以父亲应具备男性的威严。但是,如果父亲太严厉,或是父亲社会、文化的地位过高时,子女反而不希望成为父亲的样子,而且努力地使自己不要变成父亲的样子。再加上母亲不管子女做什么事,都要拿来跟父亲比较,这便使子女内心负上极重的担子,有时还会带来自卑感。
父亲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即使子女再努力也无法接近,反而会使子女产生挫败感。不把标准定得太高,让子女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等子女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再逐步地将要求标准提高,这样的做法比较适宜。同样地,父亲不能太溺爱子女或太严厉地对待子女。
准爸爸如何参与胎教
在妻子怀孕时,丈夫应与妻子一道对小宝宝进行胎教。最简单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声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最适宜听中、低频调的声音。而男性的说话声音正是以中、低频调为主。因此,父亲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让胎儿熟悉父亲的声音,这种方法能够唤起胎儿最积极的反应,有益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及情绪稳定。尽情地说吧!因为人的大脑一生(包括胎儿时期),可以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
研究发现,没有经过胎教的新生儿,对不熟悉的女性逗乐也会表现出微笑,而父亲逗乐则反而会哭。这正是孩子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男性的声音不熟悉所造成的。为了消除孩子对男性包括对父亲的不信任感,妊娠5个月后父亲应对胎儿讲话。应用平静的语调开始,随着对话内容的展开再逐渐提高声音,不能一下子发出高音而惊吓胎儿。
父亲在开始和结束对胎儿讲话的时候,都应该常规地用抚慰及能够促使胎儿形成自我意识的语言对胎儿讲话。
开场白可以是这样:“宝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叫xxx,我会天天和你讲话,我会告诉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父亲应将每天讲授的话题构思好,最好在当天的“胎教日记”中拟定一篇小小的讲话稿,稿子的内容可以是一首纯真的儿歌、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也可以谈自己的工作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以刻画人间的真、善、美。用诗一般的语言,童话一般的意境。还可以是生活中的理想等等。如此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教学内容,定能智慧两代人。对话结束时,要对胎儿给予鼓励:“宝贝学习很认真,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愿我对你讲授的一切都能对你将来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学习到这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