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

儿童资源网

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


  不仅向孩子提问要讲究技巧对于孩子的技巧,对于孩子的问题,大人也要非常认真回答。大多数人再跟孩子谈话时,使用孩子的语言,似乎有一种把自己降到孩子智力水平的感觉。特别是当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问题时,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受了嘲笑。
  有一次多湖辉在美国街头看见一个约四五岁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着乱蓬蓬胡须的嬉皮士问:“对不起,你为什么赤着脚走路呢?脚不痛吗?”
  那位男子注视着孩子的脸慢慢地、向大人一样的说:“这是我得哲学,不想隔着鞋,想直接与地球接触。”
  这个孩子像是终于理解了,于是小声地说:“好,是哲学。”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必定时切身了解了“哲学”这句话。所以,通过这位男子相对待普通人一样认真地回答问题,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问得到了回答的价值。相反,如果大人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孩子的问题最终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缩手缩脚。
  有时候,父母经常以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失身价,就容易把回答问题想的很复杂。因此,当孩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大人就会含糊的回答说:“以后再告诉你吧”、“大概是这么回事吧”;相反,对于自己会的问题就就想全部告诉孩子。多湖辉则认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诉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余地,对于孩子的提问只作逻辑性和科学性回答,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岁,每天都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孩子开始萌发了求知欲,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采用的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孩子能正确认识问题。但是在孩子看来,无论对其作什么样的回答,并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完成正确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过来对孩子的提问进行“如果”的反问。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对问的解答,必然会拓宽孩子的思维世界。这种办法并不是对孩子随意的提问马上直接回答,而是让孩子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所提问题的本身,并且其发起自己能够找出答案。比如,对于其“为什么夜里必须睡觉”的问题,就可以反过来问:“那么,你认为不睡觉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觉会怎么样”的问题。因此就促使孩子从各方面探讨所产生的可能性,于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觉就发困”、“不睡觉就会疲乏”、“不睡觉早晨就起不来”等答案。
  这样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效果非常好。可以暗示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绪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讲,孩子自立、有主见就意味着要脱离父母并且开始具有父母相异的想法,当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会与父母近似。然而,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囫囵吞枣地听信父母,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进行选择接受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进入反抗期以后,动不动就会顶撞父母,以至于有些家长感到纳闷:“为什么事事都要对这干呢?”当家长提醒他时,他反而振振有辞:“妈妈您不也再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只说我?”反倒指责起自己的父母来了。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长,听到这些话,也会勃然大怒。
  但是,冷静的想一下,父母也并非完美无缺。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对事物进行评判的能力。所以,与其生气,到不如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事实上,在我们不经意中孩子已经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的走向脱离父母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顶撞父母意味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没有必要悲观,而应感到高兴。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始顶撞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精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