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
在此期间,她和白痴幼儿有了接触。她发现:“除食物外,这些孩子会伸手抓摸室内任何一样可由双手控制的物体,练习自己动手的能力。”她意识到“双手的动作可影响智力发育”。
1898年,蒙台梭利在一次演讲会上指出:“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缺陷实际上属于教育的问题,而非是医学上的问题,因此训练和教育比治疗更加必要。”
蒙台梭利为此设计了一套“特别观察细则”,用于观察了解低智商儿童的需要,用于帮助促使其智力的提高。鼓励这些孩子通过“手脑协作”来锻炼自己。仅仅两年之后,这些孩子不但学会了读与写,并且能完成如正常儿童一样所应掌握的知识考试。
由此,蒙台梭利思维的触角逐渐转向了正常儿童。既然低能儿童通过锻炼能赶上正常儿童的水平,那么健康的孩子能否通过锻炼达到更高标准呢?
她坚信教育的不断进步可以提高人类的智慧。可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健康孩子的智慧发展水平,要么是被压抑了,要么是被错误的教育理念贻误了,或者二者影响都有。
为此,她于1901年重新回到罗马大学学习,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名校校长的高位。历经七年的努力,用于实践其具有开创性教育理论的“儿童之家”在罗马贫民区成立了,紧接着,仅仅三个月后,第二个“儿童之家”也宣告成立。
由于“儿童之家”的场地及资金主要靠当地居民提供,因而无形中家和学校便融为了一体,二者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教育理念及目标。从这个方面看,这是常规学校所无法比拟的。
为了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获得长足发展,教育者仔细研究了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其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培养良好的生活礼仪以及必要的感官训练。正是因为学习的环境像家庭一样,因而在整个教程中,才能保证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教具。这些教具为开启孩子的智慧,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儿童之家”,所有设施都是根据孩子的尺寸设计的,它成为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工作的人常常花心思改善环境,使其更利于孩子们学会相互关爱和帮助,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由蒙台梭利创建的“儿童之家”逐渐显现出令人震惊的成绩,它像一股清新之风吹遍欧洲大陆。伴随着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仅就美国为例,自1913年起,以蒙台梭利教学法为教育理念的学校就多达200所。就连玛露葛莉女王也称赞道,“蒙台梭利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已超过了电报的发明”。
蒙台梭利全部的教育理念归纳起来就是:教育是为了给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使其思想和行为秩序化。这是切中儿童常见的一些缺点,如自私自利、吵闹、不听劝告、喜欢讲话等等提出来的。这些常见的缺点都可以通过教育转化为自我控制力强、有礼貌、充满正义感、既懂得享受自由又讲规矩等等优点。
四、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出生于1898年的古屋,其父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爱因斯坦的同窗好友,他坚信音乐可以开发幼儿智力。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从事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并且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铃木教育法”。据报道,现在世界上用铃木早期教育法训练出来的杰出“铃木儿童”已经有30多万人,其中不少成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学教授、著名乐团指挥和第一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