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黄金期怎样培养性格和提高情商

儿童资源网

3-6岁黄金期怎样培养性格和提高情商


  二、掌握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大人主要教给婷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帮她做,如开保险锁、玩拼板游戏、拧毛巾、穿衣服扣扣子、拿东西、开关录音机,并强调方法的重要。这样有助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双语能力:要求婷儿跟说四川话的人说四川话,跟说普通话的人说普通话。她老是忘记后一点,我请她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让我用一声“嗯”来提醒她。这个办法很灵,因为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同时掌握两种语音和词汇,有助于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对今后学外语,有适应力快而强的好处。
  四、辨别是非的能力,包括大人通过讲故事,分析一个人或事情等方法进行的诱导,和适当的奖惩,奖主要是大人高兴地称赞和拥抱,惩主要是不理睬她,或关卫生间,后者很少用、我也用过打屁股的方法,在朋友的批评了取消了。朋友说得对,不应该让孩子屈服于肉痛和莫名的恐惧心理,而应该讲清道理。我的耐心少了一点,经常声色俱厉地训斥婷儿,以至于脸色和声调都失去了威慑力。这些天我不这样了,婷儿也为了不让我生气而努力表现得好,比过去自觉多了。
  早教专家冯德全认为:优良性格有四个基础,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人。这些性格品质其实都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让婷儿从小就通过行为去体验,又在日积月累中去强化的基本素质。
    学着心疼妈妈,训练为他人着想
  同情和关心他人,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独生子女父母来说,孩子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如今的中国是独生子女社会,一个孩子是3个家庭的未来,是3个家庭的希望,是6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养出一个性格忧良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没法形容的,但如家里出了一个逆子,那精神痛苦则不堪言状。在我熟悉的人们中间,有对父母非常好的,也有对父母很不好的。那些严格要求子女的家庭,孩子都比较孝敬父母,那些娇惯溺爱孩子的家庭,子女对父母都比较凶。这说明朋友之间“以心换心”的模式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奏效,那些指望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的纵容型父母,多半都会痛感“亲生的孩子怎么像条狼?”
  情商专家的研究结论是:善良和体贴是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育,那么就会消失,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同情心、爱心以及责任心,那你现在就必须对他们寄予这些希望。尤为重要的是,光靠说教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让孩子有亲身经历、因为人的大脑分为思维和情感两个部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技能,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这些道理十几年前我并不清楚,我只是简单地想到:应该及早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孩子变成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对于3岁10个月大的婷儿来说,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从心疼妈妈入手,培养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训练成功地培养起了婷儿的同情心,使她对别人的情感和思想非常敏感,老师和同学都能感受到她减轻他人痛苦、替他人分忧的纯真情感,并因此而喜欢她。不仅如此,这些训练也给我们当年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从(1985年)元月2号起,我要求婷儿在我生气的时候给我消气,很灵验。每当我因为她做错了事而生气的时候,婷儿便依偎在我身边对我说:“妈妈,我错了,你别生气了,我给你背首诗消气啊!”说完便奶声奶气地背着:“朝辞白帝彩云间....”诗还未背完,我早就愉快地笑了。婷儿还用唱歌的办法为我消气,她头两天喜欢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后来又唱“摇啊摇,我的宝宝要睡觉”,今天唱的是《草帽歌》。我还没有细想,这样做对她到底有什么益处或害处,但是对我却大有好处了。前些时,我总是很难把生气的情绪很快消除,这样一来,我只用几秒钟就换了心情。客观地说,我高兴起来,婷儿也很高兴,这对我的身体和我们之间的气氛是很有益处的。我想,也许这是在要求婷儿对他人尽责吧?至少她要对我的情绪负责任,妈妈心情愉快就活得长,她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多过许多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