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并不难

儿童资源网

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并不难


  四,要教给孩子学会不抱怨。
  因为抱怨这棵树除了结出“新”的抱怨的果实,再不会有其他的结果。不要抱怨过去,因为你再怎么抱怨,过去都过去了,关键是珍惜眼下,利用好眼下的条件,走通走畅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不要抱怨社会,再怎么抱怨社会都不会因为你而改变。要学会自强自立自救,正因为社会有许多不公,更需要孩子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本领;不要抱怨环境,能来这里是一种缘份,在这么众多的学校中,你选择了这所学校,这所学校也接纳了你的孩子。这里就是孩子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要让孩子懂得珍惜,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珍惜老师的付出。要让学校因你的孩子而有声誉,而骄傲,孩子是植物,要让他在一块土地上扎下根,而不要像小时候给他买玩具那样不断地“买”学校。我们现在的许多孩子的状态是没有一双鞋子适合自他们,老师不行,同学不行,环境不行,整天除了抱怨就是抱怨,这种抱怨的习惯毫无疑问是来自家庭的,来自孩子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要让孩子不抱怨,作为家长首先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你把孩子培养成你不满意的状态,你应该反省自己,不应该抱怨孩子。这就如同农民种庄稼,你总不能一味地抱怨土地和老天爷,你能做得就是改良土地和适应老天爷。要知道孩子和植物还不一样,种植什么,农民还可以选择,可孩子不成,人家的孩子再好,再乖是人家的,只有你的孩子属于你。不管他是能让你的虚荣心满足还是让你的颜面无光,都无法改变他是你的孩子这一事实。他是你的,这是命定了的。所以你必须为这个人负责并且教给他学会为自己负责。
  五、学会和孩子交流:
  我们现在的家长,尤其是中学生的家长最头疼就是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我们想过没有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一个是你对孩子从小除了供他吃喝玩就是指责,没有交流的习惯。二是不了解不理解你的孩子,说出的话无的放矢,说不到孩子心上,三是新知识太少,尽说走板话和一成不变的废话,这样下去就养成了孩子不愿听你的话的习惯了,即使你偶尔说得话还有一点道理,也被这种对你一贯的否定淹没了。我们多数家长只会“拉扯”孩子不会教育孩子。在对孩子的交流上首先要做到知你的孩子,懂你的孩子,我的经验是:一多看看孩子的眼睛,二每周卧谈一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一句人们常说的话用在我对儿子的观察中是再恰当不过了。我的儿子有一双黑白分明亮晶晶的大眼睛。正是这双眼睛,成为了他小时候我了解他健康状态,长大后我洞察他内心变化的晴雨表。他身体健康、心态阳光时,那眼睛清澈、明亮;他心里如果有什么事或遇什么挫折打击,那眼睛就不再黑白爽利地明亮了,就会眼白发灰发暗,眼珠发痴发呆。小时候,只要那双眼睛不明亮了,一定是他身体不适了。长大后,只要他目光呆滞了,肯定是遇到烦心事了。每当这时,我也不乍乍乎乎地问他“你怎么了?”我只默默地观察他。我想,孩子的事应该让他自己去想想,自己去消化消化,做家长的不能太急躁了,不要一叠连声地去询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如果想告诉你,自会告诉你;他如果不想告诉你,你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徒给他增添烦恼和让他嫌你烦。但是我非常注意他的眼睛,我力求通过他的眼睛来了解他的内心。这多年,我不仅能从他的眼睛中读到他的内心世界,也逐渐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
  和著名母亲教育专家王东华探讨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观点: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干预。可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家长比较迟钝,往往发现问题时,孩子已沉溺于某一不良习惯不能自拔或是错过了最佳的纠正时机,或是孩子已闯下了大祸。事后家长总会发出类似的感叹:他(她)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他(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我怎么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所有事后的叹惜和后悔都于事无补,为了孩子下一步的成长,我们倒是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变化呢?我对自己的孩子到底真正用心了没有?做为一个母亲,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爱你的孩子,就要多看看他的眼睛。那是真正的心灵窗口,那个窗口会告诉你一切的。因为孩子的心灵纯净,那窗口也明净。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就会发现每一点尘埃。只要我们及时地帮孩子拭去,他的眼睛,他的心灵,他的人生就不会因此而蒙尘。二是每周和孩子交流一次,让他把一周的基本情况和心情状态告诉你,你做一些了解和疏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