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儿童资源网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可是,一个6岁的女孩想了想,却回答:
  “树上还有3只鸟。”
  老师愣住了,问:
  “怎么会还有3只鸟呢?”
  那女孩回答:
  “鸟爸爸被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剩下3个鸟娃娃不会飞。所以,树上还有3只鸟。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谁能说这个女孩的答案不对呢?她的答案多么现实、多么深刻、多么富有感情.
  然而,在许多所谓的标准考试中,这样的答案往往被认定为错误。
  还有,一天,国家总督学柳斌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顺便到四年级听课。
  四年级某班正在上语文课,学习课文《麻雀》。《麻雀》一文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大意是:
  一个猎人牵着猎狗走在森林里,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树上的窝里掉了下来。猎狗一见,立即想扑过去吃。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了下来,发出凄厉的叫声,并用身子挡住小麻雀,与猎狗周旋。那猎狗一见竟被吓住了。猎人见此情景,对老麻雀顿生敬意,把猎狗带走了。
  小小一只麻雀,何以敢与猎狗较量?因此,读完课文,老师问同学们:
  “请问,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
  按照标准答案: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可是,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他说:
  “我不同意这个答案。”
  老师愣住了,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您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这篇课文从头至尾没一个地方说明它是母麻雀,怎么就表现了母爱呢?为什么不是父爱?”
  全班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却表扬这位男生说:
  “你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这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值得称道,因为这样鼓励学生,将有助于养成他们的勇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当然,这个答案也未必正确,因为这只老麻雀也可能非父非母而是“见义勇为”呢。
  据北京的小学教师们反映,今天的小学生提出了许多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
  譬如,学习《邱少云》一课,学生问:“烈火在邱少云叔叔身上熊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他身上背着枪带着手榴弹,为什么没有炸响呢?”再如,学习《聂耳》一课,学生又问:“课文说聂耳在雨中拉着小提琴,发出悠扬的琴声。可是,雨水打湿了琴弦,琴声怎么还会悠扬呢?”
  小学生能够发现教材的问题,并敢于当众提出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真正的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养成了科学的态度。我们应当给予高度评价,并努力使这些偶尔出现的火花燃烧起来,化为一种稳定的质疑习惯。这就是抓住了学会求知的真谛。
  鼓励孩子质疑,善待孩子的提问,是引导孩子爱学的捷径之一。
  我们怎样落实到孩子的身上呢?
  (1)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
  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在你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
  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孩子独立质疑,自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