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的年轻妈妈曾经问我:“你觉得母亲的职责主要是什么?”我回答:“培养责任感,教孩子做人。”
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极为重要。一个人没有责任感,这个人是不可信任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没有责任感,这个单位迟早要垮台;一个社会的公民没有责任感,这个社会很难有凝聚力;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责任感,这个国家永远不会有希望;一个民族的母亲没有责任感,这个民族注定要灭亡。
我们伟大民族的命运,掌握在今天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手中;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也寄托在明天千千万万个将要接班的孩子身上。
母亲的责任多么重大!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讲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让许许多多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睡不着觉。
孩子们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和命运。这绝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情。
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
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
假如,由于我们教子不当,让他们从小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父母没有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对社会没有责任感,目无法纪,我行我素;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只图享受,不讲奉献,那么我们这些做母亲的,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不能再糊涂,不能再抱怨,我们必须马上认清母亲的责任,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1.共和国的儿女要为共和国负重
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责任感,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希望。
国庆45周年前夕,我在一次“共和国同龄人”的座谈会上,遇见了著名作家梁晓声,他也是我们老三届的知青。他在座谈会上讲了一番颇有道理的话语:本来,我们中国已经拥有了多达3亿的儿童,但有些大学生还口口声声自称“男孩子”、“女孩子”。咱们中国孩子的队伍已经够庞大了,仍然有一些人往孩子们的队伍里挤。我们中国的青年到哪里去了?美国一位中学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讲的是这样的话:“先生们、女士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了。”今天,我要对大学生们说一声:“先生们、女士们,不要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啦!”曾有一位企业家问我:“你说,在从大学生中挑选人才时,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我告诉他,凡是自称“男孩儿”、“女孩儿”的大学生一概不要,因为他们还没有从高等幼儿园毕业,根本无法承担社会给予的责任。
对梁晓声的一番话,我深有同感。在一些大学生写的文章中,或在同一些大学生交谈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男孩儿”、“女孩儿”的心态相当严重,没有青年人应有的豪情和责任感。
我对丹东的大学生们建议,从今天开始,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的青年在我们这里!我们不再是孩子,我们已经长大。”并且告诫他们,责任心是从内心呼唤出来的,如果过分地娇惯自己,就永远长不大!
我对大学生们说:“爱国成才,首先应该成人。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谁敢委你以重任?
“有人曾说:智育抓不好,便出次品;体育抓不好,就出残品;而德育抓不好,势必出危险品。
“在座的青年朋友,谁也不愿意当次品,当危险品,而希望自己成为精品。要成为精品,就要下一番功夫,做好准备,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定位。商品有市场定位,报刊杂志有读者定位;我们自己是否应该想一想,我们如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