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十大方法

儿童资源网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十大方法

  许多家长反应孩子上课老爱走神,往往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其实,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父母们要注意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以下提供10个妙招给您!
  1、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同时交代孩子做好几件事,而是把事情拆开来,一次要他做一件事。
  2、 闲杂人等回避。教导孩子要固定一个标准,例如妈妈的标准或奶奶的标准(以主要照顾者为主),其他家人尽量不要介入或发表意见。
  3、适度奖励。如果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要大方给予口头奖励或是大力拥抱他。
  4、找出不专心原因。从人、事、时、地、物这几方面找出孩子不专心的原因,然后一一排除它。
  5、找出能帮助孩子的办法。有的孩子可能看到老师的照片会变得更专心,有的孩子看到书桌前的备忘小纸条又会继续专心做功课。妈妈可以协助他找出能提升专注力的方法。
  6、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习惯经常阅读,要记得尽量让孩子自己主动去读,等他读完再让他讲给你听,而不是你念给他听。
  7、听音乐,加强听觉训练。加强听觉的训练也是培养专注力的方法,所以让孩子专心听音乐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8、培养运动的好习惯。6岁以前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以上,6岁以后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
  9、收集医疗、教育资源。不管是咨询医生或老师还是自行上网找数据、看书,都可以收集到很多训练孩子专注力的信息。
  10、让“分心”帮孩子转换情绪。当孩子已经心不在焉时,那就给他5~10分钟先去分心,先起来动一动,或是看个电视,然后再让他重新回到功课或家务上。
  
  【延伸阅读】注意力教育6法则
  “优优,你看谁来了?”
  “冬冬,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你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你们认真学学就会做了。”
  老师和家长在与幼儿互动中,经常这样要求幼儿,这些要求实际上都是在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听、想、做的对象上。那么注意力就是平时说的专心,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智力超常的儿童和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对其他事物常常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牛顿不就是误将手表当成鸡蛋煮吗?
  幼儿期注意力很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
  一些强烈的、新颖多变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这种注意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例如您正带孩子在公园里观察桃花,这时天上飞过一架飞机,孩子便兴高采烈地叫着“飞机、飞机!”哪还管桃花几个瓣呢?您正专心地给孩子讲故事,忽然一个响声,孩子便飞奔过去,“怎么了?什么掉了?”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也就3分钟,五六岁的孩子一般达到8分钟左右,所以在与孩子活动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六大法则】
  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成人的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逐渐形成。
  1.根据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创设安静、简朴的环境,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幼儿进餐、睡眠、学习时,周围要安静、环境要简朴,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幼儿分心。
  2.教给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具应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新颖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外出参观,参与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幼儿注意力分散时,用有趣的问题,引起幼儿注意,如:“哎,刚才老师讲到哪儿了?阳阳来说说。”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老师或妈妈身上了,不必斥责孩子就能达到目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