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做三件事
(1)阶梯法
就是将目标细化为若干个阶梯,并且使用明确的语言对不同阶梯的内容进行描述,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明确自己的现实位置以及下一个目标的状态,一个一个逐级向上迈进,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2)枝杈法
树干代表大目标,每一个小树枝代表小目标,叶子代表即时的目标,或者说是现在马上要做的事情。
(3)剥笋法
实现目标的过程是由现在到将来,从低级到高级,由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一步前进的。但是设定目标的方法则是与实现目标的方法相反,由将来到现在,由大目标到小目标,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
2.控制情绪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不但情绪会影响行为,而且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情绪。比如,如果你做出一个微笑的面容,那么你的心情就立即会感到几分愉快。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3.磨砺意志
4.专注于一点
太阳是够伟大的了,对于地球来说,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只能普照大地而己,但是,如果用一把放大镜,将伟大而散漫的阳光聚焦于某一点,就可以引燃一根火柴。能做饭能煮鸡蛋的太阳灶也是使用了聚焦的原理,许许多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专注是可以产生奇迹的。
怎样培养习惯呢?
1.起点要低
2.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3.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4.重在培养人格化习惯
5.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按照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21天。这个数字当然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这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险,所以“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同时,专家还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诀,即:
(1)真正懂得重要性
(2)找出可行性分析
(3)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4)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
(5)每天前进一点
(6)借东风
(7)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6.习惯养成的步骤
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环节和方法呢?可以概括出六大步骤:
(1)认识习惯的重要
(2)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3)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4)持之以恒地练习
(5)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6)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大家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是艰难的,也是必须的。
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21天就会开始养成;矫正坏习惯则需要用递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
每一个父母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