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儿童资源网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本书名借用古时被奉为“金科玉律”养儿育女的教条,并从当前社会现状引发全新思考:男孩女孩有什么不一样开始,就事论事,以一个龙凤胎的案例贯穿全书的方式,来讲述为什么男孩子要穷着养,女孩子要富着养,当然这里所指的“穷”、“富”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对男孩、女孩一种品质上的培养。
  这种品质的培养,对于女孩来说,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虽说貌由天生,但也需要后天的精心呵护,平日的精致雕琢,这显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给予较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开阔女孩的视野与见识。富也是“丰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赏,懂得辨别,也就懂得了自我保护,而不会被外界的种种所诱惑。让自己成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真正富养的女孩。对于男孩子来说,更多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而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当然,现在社会发展了,家庭条件逐渐都好起来了,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富养的条件,不管是男孩女孩,作为父母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难,但哪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男孩女孩是否应该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男孩该如何养成?女孩该如何养?是应该给予孩子“人家都有”的教育、最奢侈的教育,还是最适合的教育?如何才能让孩子从自身的局限、文化的困境里逃离,进入属于他自己的最广袤无垠的天地?也许真理并非绝对存在,但我们希望这些探讨可以使我们离她更近一些,也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孩子们并不属于我们……他们是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小小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愉快和照料他们的责任,但我们并不拥有他们。我们要帮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初拿起这本书,是被封底的这段话深深吸引的,有一种淡然的理性和恬适的温暖之感。
  能够以这样的句子来概括书中“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主题,看得出来编者所费的心思一定不少。最近的几十年中,我们在性别方面的讨论一直围绕女性受歧视或男女平等来展开。然而,也有一些社会学家警告说,男性中也正在出现一种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危机。事实上,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转型中的社会,那些我们未曾遭遇过的社会压力和竞争将扑面而来,其中很多让成年人束手无策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在孩子们的身上,也在不同程度引领着家长们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教育子女。其实,如果把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就会许多女性的行为。同样,如果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个男孩。
  因为每个人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建构,一个人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或女人。生理性别是天生的,心理性别则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几个父母,有几个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呢?多少人认为传统的教育观点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延续,是父权制的文化偏见所造成的,带有“性别歧视”的倾向。于是,他们打出“男女平等”的旗帜,认为女性和男性应该在社会中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必要进行教育的区别对待。其实男孩女孩从出生就注定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差异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
  这本书从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开始,提出“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一性别教育思维模式,并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男孩和女孩不能“混养”的理论依据。并认为性别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或许可以忽略,但却不能违背自己的天性,否则我们也许可以说,我们是在违背自己。性别所给予孩子的天生的特质,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尽管这与性别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系。独具慧眼的家长,知道发掘孩子的潜能,并尊重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自然健康成长,不是主观代替孩子确立发展目标,更不是贪大求全,要求孩子“全能”,而是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可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引导孩子教育方面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