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的心理根源及应对方法
◆保留情感上的相互信任
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能主动和爸爸妈妈分享秘密,这就需要相互间无比信任的情感基础。平时对孩子的宽容和尊重,可以引发孩子的信任。对孩子偶尔一次没有恶意的撒谎,只需淡然处之。
矫正篇
◆慎用“撒谎”的字眼
孩子在6岁之前说话和事实情况不符合,多半是他们的想象力发挥了作用,并非是孩子存心撒谎,所以爸爸妈妈不用高度戒备,也不必批评孩子。6岁之后,孩子的谎言有可能是他们故意编造出来的,但是未必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逃避惩罚,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动不动就用“撒谎”的字眼,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背上心理负担,导致他以后习惯性的撒谎。
◆慎用当场戳穿谎言的方法
孩子都有自尊心,虽然他的谎言十分拙劣,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尽量不要当场戳穿他的谎言。不如对于事件来个冷处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但是在事后一个星期内,帮助孩子反省。
成功妈咪事例:
林林应该每天都带手帕去幼儿园,可是他老是忘记,又怕妈妈会责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谎说自己带手帕了。妈妈一直没有出声,等到周末,故意让林林帮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说:“你这个星期都没有带手帕,我洗衣服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见妈妈不骂他,又这么“火眼精睛”,以后再也不感撒谎了。
◆表扬诚实的行为
教育孩子总要有取舍。要改正孩子撒谎的行为,有的时候就不得不原谅他们的卤莽,表扬他们诚实的行为。“如果你告诉妈妈实话,妈妈就不怪你”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是十分管用。既然都不会责罚孩子,他还有什么可害怕的,自然是一五一十把真相都说出来了。
◆召开秘密大会
当发现孩子因为有心事而心神不宁时,爸爸妈妈不妨可以召开一个揭露秘密的会议。爸爸妈妈先讲讲自己最近的秘密和丑事,搞活气氛。孩子们多半藏不住秘密,慢慢地就会说出自己的心事。
或者在这个时机,爸爸妈妈可以趁孩子心情好,把他以前的谎言再来一个“解读”,没准宝宝就会坦白交代了,也省得爸爸妈妈再费心如何戳穿他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