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到培养“神童”,理智就“歇菜”了
看看那些所谓的“神童”,他们在进入“神童班”学习的时候,年龄大概在911岁,完全是一个孩子,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就像稻田中无辜的禾苗一样,纵然被农夫粗暴地拔了起来,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安排,禾苗自己的感受完全被忽视。同样,孩子的天性受到压制,个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否也是一种巨大的代价呢?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孩子的成才之路也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志向是千差万别的,父母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神童”,难道不可笑吗?父母应该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六: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只有当父母把愉快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发展孩子的天性,孩子才会健康快乐,才会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