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1~2岁自己能排尿,也会坐盆,但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排尿次数和间隔时间,以掌握规律并提醒孩子坐盆。在习惯未养成前,孩子有时尿湿了裤子,父母不能因此而责备孩子;当孩子主动说要撒尿并坐盆排便时,父母要及时表扬“真是好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了。”等鼓励性话语。即使孩子养成了习惯,学会坐盆排尿,但有时也会因玩耍,忘了坐盆排尿,或有时尿湿裤子,此时父母应原谅孩子说:“不要紧,下次记住有尿自己去坐盆,就不会尿裤子了。”这样不会给孩子增加任何压力。
0~3岁经典诵读
0~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语言。这一时期,儿童接受的刺激越丰富,吸收的知识就越充分。例如用中西方经典文化作为熏陶儿童的素材,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记忆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直探生命本源的经典将被儿童吸收沉淀在自己的生命深处,成长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儿童基本素质的形成。
这个时期,家长可在家里放一些中外经典的朗诵CD,声音要小一点,时间可灵活掌握,如早上醒来后、游戏时、吃饭时等等;也可在床上跟孩子玩时,躺在宝宝身边,轻声地读一些中外经典,让他从小接受熏陶,让经典滋润其心灵。
朋友有个孩子叮叮,出生不久后情绪烦躁不安,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在他4个月左右的时候,突然安静了下来,对CD机里播放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雅坤老师朗诵的《老子》很感兴趣,每天醒来以后,只要房间里打开CD机,就可以躺在床上安静地听很长时间。一张CD听完了,他的小嘴巴还会发出“啊,啊”的声音,提醒爸爸妈妈再放一遍。这让全家人欢欣不已,《老子》成了叮叮全家的背景音乐。
到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能背诵大量的经典名篇了,最重要的是,他在日复一日“与经典同行”的过程中,产生了读书识字的兴趣。拿来一本儿童书,他可以不厌其烦地看一两个小时。
2岁时,叮叮对经典音乐、经典图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入睡前的音乐催眠成了他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孩子发烧您如何做最正确
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烧,因为他们通常是第一次受到病菌或病毒的袭击,而成年人已经产生了良好的自身。
发烧本身是显示机体和病菌、病毒作抗争的一个信号,也是许多疾病的表现症状。一般来说,孩子发烧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耳朵和尿道、胃肠感染或是其它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尽管孩子发烧相当常见,但也会令很多家长一筹莫展,甚至犯下错误——
错误的测温时间和方法
孩子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C,但一天中会有上下变化。有的孩子在数小时内体温会上下相差近2°C。通常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有时体育锻炼、情绪兴奋激动、进食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家长应该在孩子完全平静下来,或在吃完一顿热菜、热饭30分钟之后才测量体温。
为不满5岁的儿童测量体温,最准确的方法是采用直肠测量法。可以在带孩子上医院看病时,请医生为你作示范操作。耳朵温度计对3岁以下的幼儿不太适合。在孩子大约5岁左右时,其本上可以用口腔温度计为他量体温。当孩子腹泻、恶心、呕吐、熟睡时,也可以采用腋下体温测量法。就医时应该告诉医生你是用什么方法为孩子量体温的。
只关注体温,忽视了全身
体温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关键。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可达48.3°C,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却可能只有38.3°C。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38.3°C,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39.4°C,却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