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优势大还是劣势大?

儿童资源网

独生子女,优势大还是劣势大?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早上起来铺床,可以先跟孩子一起铺,示范几天,确保孩子可以亲力亲为(不止是家长,孩子也要明确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才放手让他做。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共同分工完成,比赛谁今天做得更好,并常用正面的语气鼓励孩子:“很好!”“很不错!”“下次再努力一定会更好!”增加在学习中的沟通,使这些学习和习惯变为生活中的乐趣。
  日常家庭护理:留心孩子性格缺失症的四个信号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就成了一个特殊符号,被冠以这个名号的孩子们,张扬而富有个性,但同时又脆弱敏感,始终处于一个令人关切的位置。传统的眼光通常将独生子女的性格缺失归咎于孩子本身,这是消极的角度,事实上,决定孩子个性品质的主要因素不在于独生与非独生,而是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您的孩子懂得爱吗?
  “全托型幼儿园”、“双职工家庭”的出现,使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或许孩子在幼儿园、社区中有不少伙伴,但伙伴代替不了亲情,孩子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导和爱,个性发展才能更健全;孩子发自内心感受到家长的爱,才能学会付出爱。家长不妨多告诉孩子你爱他,给他拥抱和亲吻,倾听他的心声,建立彼此的信任,这些交流会拉近你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心灵温暖,性格温和,同时学会表达爱的方式。
  您的孩子内心感到安全充实吗?
  当家长无法留在家中陪伴孩子时,不要把孩子锁起来,面对着四面墙壁,他只会变得孤独而不会变得乖巧,真正的乖巧不是强制发生的。鼓励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去寻找同龄伙伴,让孩子在伙伴中学习成长,尊重孩子的活动圈子,见证他们互相帮助、进步的过程。不要以为这是浪费时间,与同龄伙伴沟通的过程是孩子迈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会使孩子会变得主动和勇敢,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学会冷静思考。
  您对孩子的快乐有正确认识吗?
  家长们也许倾尽所有让孩子生活无忧,为他计划周全,铺好道路,孩子只需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实现家长的期望即可。但请不要忘了,美好的人生来自于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成长于完整的生活,体验生活乐趣带来的好处有时候出乎家长的想像。试试让孩子跟你一起做简单的家务,让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给他鼓励和安慰,从旁指导他如何体验失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有机会从跌倒中自己爬起来。也许日后孩子面对困难最大的勇气和力量,就来自年幼时一次小小失败后的体验。
  孩子知道他的角色吗?
  不必让孩子总是享受到最好的,苹果挑最大的,鸡腿总是摆在他自己碗里,过多的宠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以为得到最好的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而不去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这样下去家长永远不必期待孩子会关心他人,报恩家长。家庭成员的爱和责任是循环而非单向流动,家长如此,子女如此,告诉孩子每个时期他的责任与义务,让他明白自己的角色,教他体贴与理解的意义,赞美他的大度,让他知道分享的快乐。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美好品格和良好习性,“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虽然为孩子提供了更周到、更集中的栽培机会,却也因此给孩子的性格塑造带来了一定局限,成为“独生子女性格缺失症”的根本成因。孩子是一株嫩草,怎样栽培就有怎样的长势,及早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积极地从教养方式上改变策略,才是现代家庭塑造孩子优良品性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