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决定女孩的一生
过度保护型父亲——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最先感到头痛不已的人往往是父亲。很多父亲因女儿的柔弱而提心吊胆,生怕她们受到外界任何的伤害。于是,他们不得不随时跟在女儿身后,帮助其扫除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安全隐患。
一个15岁的女孩这样讲述自己的父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爸变得像个神经质一样。我说放学我和同学一起回家,他说那不安全,非要接我一起放学。我告诉他不要来,但爸爸仍坚持跑那么远的路接我回家,理由是,女孩那么晚回家不安全。
我和我们班的一些男孩关系特好,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每次父亲看到了,回来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还跟我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们只是普通朋友关系,他却弄得那么复杂,有时候,真是很烦。
事例中的父亲警惕性非常强,像一个手持猎枪随时待命的猎人。我们说,从男性思维的角度出发,这位父亲的担忧是必要的。但当这种担忧转变成对女儿的各种怀疑和限制,问题就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了。
父亲必须要知道,保护和过度保护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跨过去,不但不能帮到女孩,还可能伤害到她们。过度的保护,不仅会破坏女孩内心的真挚情感,更会加剧她们面临的苦难。特别是在青春期这样一个容易叛逆的年龄,父亲过于严格的管束,很可能还会促使女孩产生“试试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放任自流型父亲——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有时候对父亲来说是紧张、痛苦而又充满疑惑的。很多不负责任的父亲很可能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承受,便彻底放弃了对女孩的管束。但如果说过度保护型的爸爸对女儿不利,那么放任自流型的爸爸就更糟糕了。
一个女孩这样回忆自己的经历:
小的时候我和父亲非常亲密,他是我最喜欢的人。但我到了13岁时,爸爸突然和我疏远起来,他不再拥抱我,不再和我一起玩,对于我的一切他都不关心、不感兴趣,他变得那么冷酷和陌生。
为了夺回他的注意力,我和朋友一起逃课去打游戏、吸烟,我让追求我的人围在我身边……可是,我发现他还是对我不屑一顾,我真是很生气。
父亲的放任让女孩染上很多不好的习惯,而这都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事实啊!但这样残酷的现实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女孩感觉不到父亲的爱时,她就会尝试用坏的行为去吸引父亲的注意。当这种尝试习以为常,就会成为女孩根深蒂固的一种行为习惯,再难改正。
由此可见,在女孩青春期时,父亲无论以何种方式撒手不管,对女儿的行为无动于衷,这对女孩都是一种伤害——父亲的放任,会让女孩走向人生“坏”的一面。
综合以上两种父亲的角色,我们不难发现:父亲的过度严厉或过度放任,都会破坏女儿的幸福,给她们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破坏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导致女孩做出很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事实上,处于“危险”时期的女孩,是非常渴望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帮助的。女孩需要从父亲那里得到信心和鼓励,让她确信自己正经历的事情是自然的,确信父亲仍然像过去一样爱自己。可以说,父亲——女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他的必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女孩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女孩可以在这里松口气:“我很好,父亲认为我很好。”然后信心满满地度过青春期。
由此可见,女孩能否成功地度过迷茫的青春期,父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此时的父亲,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女孩健康地成长呢?
对此,答案是这样的:
※如果父亲能够保持同女儿的密切联系,那女孩青春期的很多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父亲要像以往一样和女儿保持密切的联系,不要因为女孩身体的发育,就拒绝碰触她、亲近她。此时,父亲可以完全不把这当回事,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父亲要在心里有个清醒的认识,女儿早晚是要长成这样的,进而赶快接受女儿的新变化,不要让这个成为阻断父亲与女儿关系的鸿沟。
同时,父亲还要像平常那样和女儿一起玩耍、一起参加活动……尽可能多地与女儿交流和沟通。
一位父亲这样分享他的育女经验:
在女儿青春期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和她在一起。我发现父女俩可以一起完成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一起学习、一起打羽毛球……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游泳,我发现女儿有点不好意思。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找机会对她说:“你现在是个青年人了,我为你感到骄傲。我很高兴我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我支持你在这个世界上走自己的路,我和你在一起。”
说过这些话后,女儿惊讶地看着我。我知道,她被我感动了。自然,此后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
父亲简单的几句话,为什么会对女儿产生如此之大的触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父亲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告诉了女儿这样一个事实:第一,父亲接受女儿,承认女儿是个大人了;第二,父亲与女儿以同等的身份对话,女儿享有发言权;第三,父亲会永远支持女儿,相信女儿;第四,父亲永远爱她,永远和她在一起……父亲的话虽然很简单,却可以算是女儿的“成人礼”誓言。对于女孩,这个誓言的意义和作用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三 父亲对女儿人生的塑造——
关于情感、自信和审美
“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大了自然就会和爸爸疏远”,这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描述女儿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话。
但心理学家却指出,尽管母亲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了女儿,父亲却会对女儿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也就是:女儿长大成人之后,能否成功、能否幸福,更多将取决于父亲教育的正确与否!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曾这样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据说爸爸在我出世后,因为是个女儿并且是很丑的那种,一直不肯抱我。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不曾跟爸爸讲过几句话,他甚至从来不带我出去……我认定了这一切不好感觉的根源都是因为我的“丑”。
由于这种心理,我在上小学时就认定班上最难看的女生是我,到了初中最难看的还是我,甚至大学也是这样……尽管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我一直感到很自卑。
现在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共度今生。因为我总是很担心,我的配偶也会像父亲一样嫌弃我的外貌……
看完这个事例,作为女孩的父亲,你有什么感想呢?我想,任谁都不可否认,父亲的手中就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虽然影像朦胧,却绝对左右着女儿未来的人生走向。正如事例中的女孩一样,因为从来从父亲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和关注,便认定这是因为自己的外貌丑陋,并在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中渐渐长大成人。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更是因为父亲没有给她树立一个正确的“男性标准”,而对异性、对婚姻充满了困惑和恐惧。由此,我们也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父亲教育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女儿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近还是远!
与此结论不谋而合,美国密西根大学也曾进行了一项为期50年的100项调查,主要内容为:良好的父亲教育,对于女儿的智力发展、情感形成以及身体的健康具有怎样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