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24个月育儿方案
3、宝宝囟门该关闭了
囟门是婴儿头顶颅骨互相连接处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由额骨、顶骨、枕骨合并而成,有前囟、后囟两个囟门。前囟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又俗称“天门盖”位于头顶部前中央。婴儿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后囟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一般约在婴儿出生后6~8周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未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
从囟门的紧张度和闭合的早晚可以推测婴儿的脑发育状况,如果囟门关闭过早而头围又明显小于正常值范围,这说明婴儿可能患有头小畸形;如果囟门晚闭则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或脑积水。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6-7个月时囟门已经关闭,会不会影响智能的发展?甚至提出要不要再吃小儿鱼肝油丸和钙粉。虽然前囟正常在18个月左右关闭,但有些孩子前囟关闭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头颅不再增大,因为头围停止生长要等到13-14岁时骨与骨之间的骨缝融合。因此有些婴儿虽然囟门早闭,但随着脑的发育,头围依然会继续生长,一般不会影响智能的发育。但有一种情况,头小畸形的小儿,其囟门早闭,是由于脑发育差,因此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对于囟门早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定其是否影响会到孩子的智力发育,最合适的方法是定期测量头围和随访孩子的神经精神发育进程。如果头围增长速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孩子的神经精神发育与其年龄相符,则即使囟门早闭,也不会影响其智力的发育。
4、一岁以后孩子的合理膳食
一岁以后的幼儿其生长发育虽不如出生后第1年迅速,但每年仍可增加体重2-3公斤,因此,其营养素的需要量仍然相对较高。1岁以后的小儿饮食应该由原来的以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为主的混合饮食。至于其一日的食物大类的数量,上海市营养学会根据调查研究综合后,提出了学龄前儿童食物定量指导方案,以金字塔图形表示,标明了各类食物的合理比例范围,称为“上海市幼儿膳食4+1方案”,其中1-3岁幼儿的食物量简单概括为:
1-2瓶牛奶,1个鸡蛋,1-2份禽、鱼、肉,2份蔬菜与水果,2-3份谷与豆。(1份相当于50克;1瓶牛奶为227克;具体食物量还应随年龄适当调整)。
应该注意的是,牛奶还应是1-3岁幼儿的主要食物之一,每日平均350克左右,切不可认为断奶就将所有的牛奶或奶制品全部取消掉,而是应该继续食用直至一生;另外,幼儿的咀嚼功能还不够发达,每天应该单独为儿童加工、烹调食物,少用油炸或面拖,以防脂肪过多,食物过硬,幼儿的食物加工要细且体积不宜过大;要引导和教育儿童自己进食,进餐要有规律,进餐时让其暂停其他活动,集中精神进餐。
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早餐:牛奶220毫升糖10克面包25克奶油2克果酱5克。
午餐:软饭(米40克)、肉末土豆泥煎饼(猪肉末25克、土豆泥25克、胡萝卜泥10克、油4克、生粉盐适量)、炒草头(草头50克、油4克、盐适量)。
午点:蛋糕(面粉25克、鸡蛋15克、糖5克)。
晚餐:牛肉煨面(面条35克、牛肉末25克、青菜25克、油2克、盐适量)、橘子100克。
晚点:牛奶220毫升、糖10克。
5、生活照料及安全防护
随着孩子自己能走动以后其活动量也较前增大,因此平日衣服不要穿得太多,一般和大人穿得一样或多一件就足够了。在这个时期妈妈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进食能力,让他自己用勺吃饭,这不仅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还能+提高孩子对进食的兴趣,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训练宝宝用杯子喝水,不要贪图方便,一直用奶瓶给孩子喝水、喝牛奶,养成孩子一直有含奶瓶的习惯,时间一久易导致门齿的龋齿及上下牙齿生长排列不齐。
1岁以后孩子一天小便约10次左右。可以从1岁后培养孩子会表示要小便的卫生习惯。妈妈首先应掌握孩子排尿的规律、表情及相关的动作如身体晃动、两脚交替等,发现后让其坐盆,逐渐训练孩子排尿前会表示,在孩子每次主动表示以后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一岁以后,孩子的大便次数一般为一天1-2次,有的孩子两天一次,如果很规律,大便形状也正常,父母不必过虑,均属正常现象。每天应坚持训练孩子定时坐盆大便,慢慢养成孩子定时排大便的习惯。
孩子满周岁后,应穿满裆裤,这样避免孩子因经常席地而坐,污染外阴部及尿道口而引起尿路感染。此外,孩子也不易长时间穿紧身裤、芭蕾裤或牛仔裤。
此期还是一个易发生意外危险的年龄,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会独立行走,然而动作平衡、协调及灵活性还差,容易跌跤。由于孩子对外界事物都感到很新奇,不仅要看,还要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虽然这是孩子认识事物的方法,但他们生活经验不足,不懂得保护自己,常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在家里的家具应注意有棱角处用上保护套,避免孩子万一跌交撞着出危险。家中的任何药丸、消毒剂、金属小物件等均应放在锁住的抽屉或小柜内,避免孩子拿到后误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逐渐教会孩子懂得危险,什么东西不可以碰、什么地方不可以去,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6、视觉保护
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可塑阶段,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年龄。因此,应积极做好预防与保护非常重要。
首先是照明的要求,宝宝居住、玩耍的房间,做好选择在窗户较大、光线较强的房间里,如朝南或朝东南方向。不要让花盆、窗帘及其他物品妨碍阳光直射室内。宝宝房间的家具和墙壁最好是鲜艳明亮的淡色如粉色、奶油色等,使房间获得最佳采光。如果自然光不足可加用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最好选用日光灯,一般电灯泡照明最好再加上乳白色的圆球型灯罩,以免光线刺激眼睛易于疲倦。灯泡和日光灯管均应经常擦干净尘土,以免降低照明度。
其次是看电视卫生。孩子大多非常喜爱观看电视节目,但3岁前儿童每周看电视最好不多于两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3-4岁儿童看电视每次最好不超过30分钟,5-7岁不超过60分钟。电视机荧光屏的中心位置,应略低于宝宝的视线。眼睛距离屏幕一般以4-6倍于屏幕对角线的距离为宜。最好在座位的后面安装一个8瓦的小灯泡,可以减轻看电视时的视力疲劳。
另外还有看图书、画画的卫生。宝宝看图书、画画等坐姿要端正,书与眼的距离宜为33厘米,不能太近或太远,不能让宝宝躺着或坐车时看书,以免视力紧张、疲劳。
最后,要供给宝宝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肝、蛋黄、深色蔬菜和水果等,经常让宝宝进行户外游戏和体格锻炼,有利于恢复视觉疲劳,促进视觉发育。
7、怎样给孩子选衣服
孩子一天一个样,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长得特别快,给孩子买衣服便成了家长头痛的事,衣服买得小,没几天就穿不上了,又得再花钱去买,现在小孩衣服的价格和大人衣服差不多,甚至还要贵。因此,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衣服时都选择比孩子本身大许多的衣服。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孩子穿的衣服袖子很长,手都露不出来,这样不仅防碍了孩子手部的活动,而且,由于手在袖子里,不容易抓住物体,一旦发生身体不平衡时,手抓不住东西,容易摔跤。有些家长为了保暖,给小婴儿买的衣服袖子长得把宝宝的手完全包在里面,常次以往,有些孩子到了7、8个月手连东西都不会拿。手是人体一个敏感的感觉、活动器官,也是孩子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通过手可以让孩子了解不同的物体,通过手的触摸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