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三)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斯特娜夫人在孩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及陈列大量著名的雕刻仿制品,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从女儿小时候起,斯特娜夫人就抱着孩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将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她听。同时,也将屋里所挂的名画和雕刻的名称念给她听。据她观察,孩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后来,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了。
孩子智能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母亲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斯特娜认识到画的重要功能,在小维尼还不懂事的时候,她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鸟兽的画儿给她看,还让她看有美丽图画的小人书,并读给她听。她总是能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孩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经对母亲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了。此外,斯特娜夫人还经常把同女儿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孩子的知识。
为了发展女儿对色彩的感觉,斯特娜夫人还买来检查色盲用的“测验色系”来作为女儿的玩具。用这种玩具可以开展各种游戏,斯特娜夫人还特别向有男孩的母亲推荐过这种游戏,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因此,男孩若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他们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她还给女儿买来了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的小球和木片,这些都是非常适宜于孩子的玩具,维尼夫雷特的各种布娃娃也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利用这些玩具,努力发展维尼夫雷特的色彩感。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斯特娜夫人经常利用它同女儿进行“颜色竞赛”游戏:
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女儿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女儿也得用同色的蜡笔在她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同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维尼夫雷特刚一会走路,斯特娜夫人就经常带她去散步,并让她注意海水的颜色、树林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为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斯特娜夫人还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门前时,她就问女儿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她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孩子能说出的物品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女儿记住的物品还没有她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是十分有效的。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在维尼夫雷特仅5岁时,她就能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把《共和国战歌》?美国有名的军歌 朗读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这使教授们大吃一惊。
斯特娜夫人这样做,是为了让女儿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在女儿两岁时,斯特娜夫人曾带她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她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米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店员大为吃惊。
维尼的父母还通过鲜活物品教会孩子各种形容词。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第六周,父亲曾给她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绑到她的手腕子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又每周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父亲便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她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乐意。
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后,斯特娜夫人还让女儿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她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效果,如婴儿往往爱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不过,父母只要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至于养成这种习惯。
在谈到对女儿进行早期教育的目的时,斯特娜夫人作了如下的表白:
我对女儿进行这样的教育时,决不强迫她去做什么。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断地发挥她的能量。我只是为了不让她的精力白白地浪费掉,才努力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教育,使孩子总有事干,她也决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了。
教孩子说话
人的一生再没有比婴儿期更加重要的时期了。我们都意识到应千方百计地使孩子的身体发育好。可是,当提出采取措施发展孩子的头脑时,人们却感到惊异。所谓发展孩子头脑的手段,就是指尽早地开始教孩子语言。对于这一点,人们所持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不尽早开始教孩子语言,孩子的头脑就不能很好地发展。我们若能在孩子6岁以前加紧教其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教孩子完整的语言可以事半功倍。做父母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婴儿从小时起就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
这表明,早期开始教孩子语言是可行的。斯特娜夫人从女儿很小时起,就像对懂话的孩子讲话一样地对她讲话。但是,就如威特父亲所强调的,她在教女儿语言时,也决不用世间许多母亲常用的那种不完整的语言。在她看来,教孩子不完整的语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如果孩子学这种语言,就得学会两套词汇,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等孩子长大之后还要经受不能正确发音的苦恼。而且要使孩子尽可能早地学更多的语汇,这种教不完整的话的方式也很不正确。
据斯特娜夫人观察,社会上有不少人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发音不准,语法也不对,这是他们在幼年时代受不良教育的恶果。为此,斯特娜夫人对女儿语言的教育非常重视。下面是她在书中的记录:
我从女儿出生时起,就尽可能地对她说准确而漂亮的英语,在向她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着,新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着,表现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必然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然而,我绝对不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正如巴尔博士所说的那样,对1岁的婴儿教拼音是很容易的,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教婴儿不完整的话。维尼夫雷特还不到1岁,有位朋友对她说:“维尼夫雷特,我想看看你的汪汪。”她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斯特娜夫人也按照威特父亲百年前的试验做了如下的测试,即从女儿尚不会说话时起,就抱着她在屋里走动,让她看屋里的东西,同时慢慢地清晰地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如:这是椅子,那是书橱等,结果非常理想。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后,小维尼刚满1岁时,她就什么话都会说了,人们见到了都很惊奇。斯特娜的丈夫也非常兴奋,当人们夸赞小维尼时,他就对别人说:“因为我妻子从女儿降生时就开始教她说话,所以她的语言发展到这种程度是很自然的。”
斯特娜夫人之所以能坚持如此早地开启女儿的语言天赋,是因为她坚信,婴儿期的语言教育将决定她一生的语言发展,因此她非常注意用准确的发音、精选的词句和语法对女儿谈话。
据斯特娜夫人传授的经验,在教孩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她为此还举例说,哈巴特、斯宾塞到60岁时仍没有看过语法。这表明,语法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没有多大必要。因此,在女儿8岁前斯特娜夫人并未教过她语法。在她的教育方法中,她认为,教孩子语言,不应采用教语法的办法,而应当通过听和说来教。正如她所观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