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知识重要,人品比能力重要
提高、锤炼员工的人品素养已成为当前各类单位、组织的重要使命。
人品,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人品过硬的人却是鲜见,每个组织都在真正急需并努力寻找这样的人。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第1忠诚——忠心者不遭解雇
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天天琢磨为公司赚钱
与老板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不卷入与老板对抗的势力
忠心耿耿地维护公司的利益
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第2敬业——每天必老板多做一小时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
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
模糊“上班时间”与“下班时间”
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完成工作再休息
敬业精神,还展现于细节中
第3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待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主动做一些“分外”事
先做后说,给老板惊喜
学会毛遂自荐
高标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拿捏好主动的尺度
第4负责——绝对没有借口,保证完成任务
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一诺千金
绝对没有借口
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
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第5注重效率——算算你的使用成本
跟穷忙、瞎忙说“拜拜”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量化你的每日工作
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
牢记优先,要事
第一
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第6结果导向——咬定功劳,不看苦劳
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
办法总比问题多
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努力地工作
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第7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
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
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
带着方案去提问题
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胸怀大局:既报喜也报忧
内部可以有争议,对外要一致
第8合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
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
服从总体安排
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
不当团队的“短板”
多为别人考虑
让能力在团队中被放大
第9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
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
不生气,要争气
不要一年经验用于十年重复
挤时间充电
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
挑战自我,提前化解潜在危机
第10低调——才高不必自傲
慢点儿邀功请赏
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
不摆架子耍资格
给人一分尊敬
努力做到名实相符
成绩只是起点,荣誉可作动力
第11节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
报销账目,金钱上要诚信
不耍小聪明
不浪费每一张纸
不浪费每一分钟工作时间
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收到最大效益
记住:省下的都是利润
第12感恩——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
老板给了你饭碗
工作给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同事给予你配合
客户帮助你创造业绩
对手让你看到距离
批评者让你趋向完美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就是力量。的确,知识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但人的真正力量并不只来自对现成知识的掌握,而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所形成的智慧,并在智慧的作用下开发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历史的机会,也铺设了平台。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性,是课程实施中必须着重探索的一个问题。
教育家历来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我国古代教育论述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诱”、“喻”、“长善救失”等,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自己读书和活动。据《论语》记载,孔门的教学很多是在师生从事各种活动中互相讨论进行的,并无系统讲授。孟子极力提倡“自得”。《学记》的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中庸》的“学”、“问”、“思”、“辨”、“行”,以及“朱子读书法”等,都是对“学”的概括。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提倡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并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为此辩论了两个小时,不能通过,他因此不当教育专修科的主任。后来,苏州师范学校带头采用“教学法”一词,“教学法”一词逐渐通行起来,被传为教育史佳话。
国外许多教育家也同样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了“自觉性”这一概念,认为自觉性不应该只是对知识即学习结果的理解或外部的理解,而应该是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内部的理解或学习方法上的理解。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要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他劝告教师说:“传授儿童各种各样的科学,并不是你的职责;你的职责应该是使他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当他对这些科学产生的趣味较为成熟时,给他以从事学习科学的方法,这确是那完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杜威推崇卢梭这一教育思想,并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
不光教育界,其他学术领域的大家也同样认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德国艺术家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一位朋友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他被朋友们称为“难不倒”。
他住在一套比较老旧的房子里,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厨房下水管老是被堵塞,每次疏通都花费了很大力气,但过不了几天又被堵住了。
他要动动脑子了。他像研究精密仪器一样认真观察起这个洗碗池来,结果发现堵塞下水管的罪魁祸首就是洗碗、洗菜的残渣碎片。找到了病灶,他就找来一个废弃的塑料菜篮,裁剪成适当大小,放在洗碗池出水管的下方,截住洗碗洗菜的残渣碎片,从此,下水管再也没有被堵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