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婴幼儿的3大原则

儿童资源网

成功教育婴幼儿的3大原则

示例一:哭闹不止的婴幼儿

没有婴幼儿是喜欢哭的。面对哭闹的婴幼儿,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把力气放在分辨婴幼儿的哭泣原因,再想些帮助他的办法。如果婴幼儿是因为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应耐心告诉他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如果解释和劝导都无效,可以适当采取不理睬行为,让他哭够就可以了。

示例二:婴幼儿咬人

无批评人代表纵容婴幼儿,必要的时候采取措施,如隔离办法。咬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时可以采用隔离的办法。首先向婴幼儿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然后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同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隔离办法会立即见效,而且用行为是婴幼儿意识到行为不被允许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需注意的是,隔离一般不会造成对婴幼儿感情的伤害,但不要把婴幼儿关在小黑屋等令婴幼儿恐惧的地方。隔离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婴幼儿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得不到他的一些权利,就像比赛中罚出场几分钟一样。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婴幼儿,让婴幼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婴幼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示例一:一些语言是家长不该有的

有些父母在养育婴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食婴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更严重的:“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婴幼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婴幼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婴幼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示例二:幼儿园教师让婴幼儿在冰雪天穿不多的衣服做室外活动

平时我们说一个应该有压力才会奋进,这种压力是指挑战,它是在已经有了战胜困难和战胜自我的思想准备和勇气。这些婴幼儿是在鼓励、进取、内心充满勇气的情况下去做的,这个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

示例三:爱迪生童年的故事

爱迪生的整个小学教育是在母亲的身边完成的。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完全是专制式的,并且教师不允许他提所谓愚蠢的问题。相反地,爱迪生的母亲对他很有耐心,十分亲切,乐于回答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趣的是,爱迪生正是脱离了那种压制式的不良的教育,和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