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育儿

儿童资源网

小谈育儿

  现在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呢?
  独生子女往往有自私、不合群、分享意识差等缺点,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因此,幼儿时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平时,家长应做出人际交往的正面示范,使其有机会建立对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可为孩子创造交往机会,并鼓励他主动与同伴交往,让孩子在不断面对和解决交往冲突中认识到谦让和分享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养过程中,最好采取赏识为主的教养方式,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他,增强孩子内在的力量,培养其积极、乐观、自尊、自信、勇于承担责任等好品质,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欢迎的交往对象。
 

  对宝宝进行情商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首次原则: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抓好“第一次”。
  浸染原则: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去感染孩子,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鼓励原则: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调动其向好心理。
  随机原则:良好的情商不是突击教育的结果,而是随机施教的产物。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
 

  我家宝宝特别喜欢看电视,经常看到很晚也不肯睡觉。如果把电视机给他关掉,他就会大吵大闹。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看电视上瘾的毛病呢?
  看电视对孩子来说,的确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孩子爱看电视,并不总是孩子的错,有可能是亲子活动不够丰富,孩子感到无聊了,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户外活动或室内活动的机会,转移孩子对电视的过分关注。此外,当孩子在家或未睡觉时,家中最好不要开电视,否则等于提供诱惑孩子看电视的机会。如果家长已经养成每天看电视的习惯,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观看,避免给孩子做出不良示范。
 

  我家宝宝3岁了,走到哪儿都要抱着她心爱的玩偶,即使晚上睡觉也不撒手。虽然现在玩偶已经很破了,但她依然不愿意扔,即使想给她买个新的她也不干。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可以从“恋物”角度考虑孩子的行为,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这种现象。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不必过分紧张,也不必反应过激,可以悄悄帮缓解这种行为,一般来说,孩子恋物往往缘于缺少情感支撑,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从而转移对玩偶的过分依恋。
 

   孩子胆子小,稍微说重一点儿就哭。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只会用哭来表达。该怎么处理呢?
  孩子有可能属于抑郁类的气质类型。这种气质的孩子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养中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关爱。不同的气质类型各有优长劣短,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增加其内心积极、正面的能量,一个内心有力量的孩子将会更自信,这有助于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还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
 

  我的儿子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但是,现在他老是坐不住。我很担心他上小学后无法正常听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他坐得住呢?
  排除孩子有疾病方面的问题。如果孩子只是因为调皮好动而坐不住的话,家长可有意识地培养其专注力。可给借鉴“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女士的做法,给孩子购置一套桌椅,再准备一个小闹钟,告诉他,以后可以坐在这里干他喜欢的事,妈妈不会干预,但每次必须坚持5分钟以上。由此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由于这些事都是孩子喜欢的,因此,他一般不会抗拒这样的安排,而且通常很容易便能达到专注的时间要求。这时,家长应及时予以表扬,并鼓励孩子自觉延长专注时间。这种方法可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的信心,对于专注力差的孩子非常有效。
  当然,也可与老师沟通,让其在上课时多提问孩子,并在孩子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维持和强化孩子的专注力。
 

  我家宝宝4岁了,一生气就爱说诸如“打死你”这样的狠话,我们管教他,他会反抗得更厉害。这可怎么办呢?
  说狠话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现象。此时,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诅咒敏感期”,喜欢通过讲难听的话来体验语言的力量或表达自己的情绪,成人越是在意他的表达,他的反应就越激烈。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反复出现,既可能与其自控力尚未充分发展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行为被后果(成人的过激反应让他成功体验到了这些语言的力量)所强化。如果希望孩子的这种行为有所改善的话,“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当孩子爆发时,装作没听见,该做什么做什么。当孩子意识到这类激烈言辞无法起到期待的作用时,时间长了自然会放弃这种做法。
 

  我家宝宝3岁了,最近变得很爱撒谎,而且,每次骗完我们之后,好像还很得意,而且,下次依然会继续骗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候是因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有时候是因为想迎合父母的高期待,有时候是因为想逃避某件事情,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屡教不改”的现象,通常都是被它的后果所强化,家长不妨反思一下:在发现孩子说谎后,您的反应是否过激了?是否因为觉得好玩给过了她正面的刺激?是否让他因为说谎成功逃避了什么事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孩子就容易体验到说谎这个行为的力量,自然就不愿意放弃这种好玩的做法了,“爱说谎”的行为由此产生。建议家长根据孩子说谎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想像和现实混淆而说谎,就宽容孩子;如果孩子迫于“乖宝宝”的压力而说谎,就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了;如果孩子说谎是想逃避必须做的事情,就支持孩子面对属于自己的责任或义务。
 

  我家宝宝5岁了,见生人不爱说话,与小伙伴交往不够热情,上课老师提问他也不爱回答。该如何改善宝宝的这种情况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