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产妇孩子一落地,心中不由升起一种当上母亲的幸福感。紧接着疲劳袭来,很想睡一个痛快觉,但清代养生家尤乘告诫说:“产后上床,只宜闭目静养,勿令熟睡。”即分娩过后不可立即上床熟睡,应先闭目养神,稍坐片刻,再上床背靠被褥,竖足屈膝,呈半坐半卧状态,不可骤然平卧睡倒。闭目养神,目的在于消除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安定神志,解除疲劳;半坐半卧,目的在于使气血下行,气机下达,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排除恶露,使膈肌下降,子宫及脏器恢复到原来位置。
揉按腹部:在半坐的同时,还须用手轻轻揉按腹部,方法是以两手掌从心脏部位向下按至脐部,在脐部停留并做旋转式揉按,片刻后,再下按至小腹,并做旋转式揉按,时间应比在脐部稍长,如此反复下按,揉按十余次,每日2-3遍。这可有利于恶露、淤血下行,还可避免或减轻产后腹痛、产后子宫出血,帮助子宫尽快复旧。
保持环境安静:在产后第一天,产妇要充分睡眠或休息,使精神和体力得以恢复。为此,产妇在闭目养神数小时后,就可熟睡。此时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
及早下床活动:正常产妇,如果没有手术助产、出血过多、阴道撕裂、恶露不尽、身痛、腹痛等特殊情况,24小时以后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如上厕所,在走廊、卧室中慢走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加速产妇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体力的恢复,还可增加其食欲,并促进肠道蠕动,使其大小便通畅。
卧床休息要讲究姿势:产妇卧床休息分平卧、侧卧、仰卧、伏卧、半坐半卧、随意卧等姿势。这些姿势应该交替使用,并辅之以适当活动,以避免固定一种姿势所带来的疲劳和不适。这是因为产后产妇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产前子宫、脏器及膈肌发生位移,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必须保证充分休息和正确的卧床、养息方法,才有利于气血恢复,排除恶露,以及膈肌、心脏和胃的下降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