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注意事项

儿童资源网

坐月子注意事项


  在产褥期,由于产后盆底支持组织及韧带对生殖器官的支撑能力还未恢复,这个时候束腹,腹部压力增加,会造成子宫下垂,前倾,后屈等。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改变,会导致盆腔血液流动不顺畅,抵抗力下降,引发盆腔炎、附件炎,盆腔淤血综合症等妇科疾病。
  ◎禁忌10:产后120天内不宜有房事
  不少产妇在产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会阴伤口早已愈合,但在首次夫妻生活时,还会出现伤口裂开、出血。本来好端端的片刻欢娱,一下子变成了无言的痛楚。这是为什么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与恢复夫妻生活的时间有关。会阴切口的伤口一般需7天才能愈合,并将缝线拆除。此时,会阴表面组织早已愈合,但是深部肌层、筋膜需6~8周才能得以修复。如果过早恢复性生活,可导致伤口裂开、出血。
  二、与产妇全身情况有关。当产妇患有贫血、营养不良或阴道会阴部发生炎症时,均会延迟会阴伤口的愈合。
  三、与伤口缝合情况有关。除了会阴部表皮层用丝线缝合外,内层肌肉、皮下脂肪层均用羊肠线缝合。由于人体组织对羊肠线的吸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加上羊肠线的质量、会阴部是否严格消毒等问题,也会影响人体组织的吸收。
  当然,由于男方在妻子妊娠晚期、产褥时期禁欲时间较长,一旦恢复夫妻生活,往往动作激烈,这样也很容易引起会阴组织损伤、出血、裂开。
  因此,产后一定要等会阴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恢复夫妻生活。首次夫妻生活时,丈夫动作要轻柔,一旦发现阴道出血,妻子应立即就诊,莫因“难为情”而自己草草止血了事,以免延误治疗。
  坐月子注意事项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小生命诞生后,产妇的生殖器官及全身各个系统功能恢复需要6-8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产妇来说即是传统所说的坐月子。坐月子是妇女人生中的一件幸福而又辛苦的大事,产妇要调整好心态,家属对产妇要悉心关怀和照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第一,环境要清洁舒适。产妇回家前房间要清扫一遍,床上用品要洗干净,产妇和宝宝的床应放在人们走动较少及安静的地方。房间要做到冬暖夏凉,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卫生间的马桶最好为坐式。
  第二,要有充足的休息。因生产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待宝宝娩出后,产妇应抓紧时间赶快休息,每天须有8-9小时的睡眠,这样既可促进子宫复位,又可增进食欲,促进乳汁分泌。
  第三,衣着要合适、身体要清洁。产妇产后常常大量出汗,因此衣着质地要柔软宽松,最好穿全棉的衣裤,同时要勤换洗,尤其是内衣内裤。
  产妇分娩后因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食物,如果吃后不刷牙,会对牙齿和口腔粘膜造成很大刺激,易引起牙周炎、牙龈炎和多发性龋齿,因此,从产后第二天开始,餐后要刷牙。同时,坐月子期间要勤梳头,一方面梳头可去掉头发中的灰尘、污垢,使头发清洁卫生,另一方面通过梳头刺激头皮,可使人心情舒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满足头发生长所需营养,防脱发、早白、断裂和分叉等。
  产妇产后大量出汗,下身有恶露及溢出的乳汁,这几种气味混合在一起会发出很难闻的气味,使产妇感到浑身不舒服,另外还会孳生大量病菌,引起多种疾病,因此,若会阴无伤口,在产后第三天即可淋浴,但不宜盆浴,水温最好控制在45度左右,每次洗浴以5-10分钟为宜。如果会阴有伤口或腹部有切口,则须等到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洗浴。
  第四,及早进行适当的锻炼。通常产妇在产后12个小时便可坐起进食,24个小时后可下床适当活动,产后10天可做一些轻微家务。产妇切忌久蹲,用力过猛,以免腹压增高使生殖器受伤。产后第一天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以防身体虚弱和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且勿站立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