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胎儿窘迫

儿童资源网

临产--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通俗点解释就是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或即将出生时发生缺氧、窒息,医学上解释为由于孕妇、胎儿或胎盘等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胎儿缺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胎儿窘迫常常危及胎儿的健康和生命。
  长期以来,胎儿窘迫被认为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992年我国17城市调查围生儿死亡原因的排位中胎儿窘迫居首位,另外有资料显示,30%至50%的围产儿死亡以及10%的智力低下是由胎儿窘迫造成的。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胎儿窘迫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两种。急性胎儿窘迫最常见的病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产程延长、宫缩过强;多发生在分娩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发生得比较多。慢性胎儿窘迫常见原因有:孕妇合并全身疾病,如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和重度贫血;妊娠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过期妊娠等;胎儿因素,如胎儿先天性疾病、母儿血型不合、胎儿宫内感染、血管畸形等。其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也就是接近预产期时,在分娩期可加重。
  急性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的变化,正常的胎心率在120-160次/分,而胎儿窘迫时开始胎心率>160次/分,甚至>180次/分,随后胎心率减慢,每分不到120次,甚至少于100次,且在窘迫初期,胎儿的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并次数减少,进而消失。孕妇可以通过检测胎心率和自数胎动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也可以通过羊水胎粪污染和胎儿酸中毒来判断,但这两种方法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来进行操作,对普通妈妈们来说不太适合。
  慢性胎儿窘迫一般可以通过定期孕检如胎心监测及B超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而准妈妈们则可以通过监测胎动来及时发现慢性胎儿窘迫。妊娠后期胎动≤20次/24小时。孕妇可早、中晚自行监测各1小时胎动次数,3次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为接近12小时的胎动次数,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指标,每日监测胎动可预知胎儿的安危。胎动消失后胎心在24小时内也会消失,故应注意这点以免贻误抢救时机。胎动过频则往往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也应予以重视。
  由于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迅速采取措施,积极查找原因并排除。一般采取吸氧,使母体血氧含量增加,以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并尽快终止妊娠。如果发现产胎儿酸中毒要及时纠正。
  慢性胎儿的窘迫应针对病因,视孕周、胎儿成熟度和窘迫的严重程度决定处理。能定期作产前检查者,估计胎儿情况尚可,孕妇应多取左侧卧位休息,争取胎盘供血改善,延长孕周数,并吸氧。情况难以改善,接近足月妊娠,估计在娩出后胎儿生存机会极大者,可考虑行剖宫产。慢性胎儿的窘迫发生距离足月妊娠越远,胎儿出生后生存可能性越小,应将情况向家属说明,尽量保守治疗以期延长孕周。胎儿胎盘功能不佳者,胎儿发育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