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怕,也不怕。怕的是,我爸妈老了没有依靠。但只要一想到那个世界有我奶奶在,我就不怕”
我忍不住了。以为她也会哭,但她没有。
走出病房,看见她妈妈正靠在墙上,悄无声息,泪流满面。
29岁的时候,我的父亲死了。
那是我真正第一次看见死亡是什么。
我赶回家乡,他已经被装进了黑色的木头匣子。守夜的晚上,我坐在黑匣子旁边,知道他就在里面,但我和他的距离,已是非常遥远。
我仍然能记起那个冬夜。星空遥远,我和亲戚们坐在街上守夜,听到他们讲的父亲一生的故事,多少还是让人感到一点欣慰的。至少,离开的那一刻,他嘴里呼唤着奶奶。那个世界有奶奶在,应该也是不害怕的吧。
真到了那一刻,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除了情。
这些对他念念不忘的人。
那晚的炉火,照亮了每一个人脸庞,每个人都显得无比微小,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写在脸上。没有人真的知道死是什么。我们只能庆幸自己还活着。
过了30岁,经历了上述四个和死有关的片段之后,我才真正地开始了解,人生难得。
人生的基调,就是生、老、病、死。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
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辈子能活多久,是不是就能活得更明白一些?至少有很多事情,都不会拖到以后再说了吧?
要随时意识到生活的无常和死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好好对待生活。意识到“只活一次”,了解了生命的有限,我们的心才会更加懂得珍惜。知道了不免一死,才能深入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当我们活着,无聊得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应该想想那些经历病痛和已经离开的人们,想想我们还拥有的时间,你会因激动而感恩。
没错,有一天,人真的会没了!
当我意识到“死”,意识到必须“死”,就没有时间在路上彷徨。
不可再懈怠。
不可再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