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就要抱?
罗文乔表示,宝宝哭闹时,家长应了解其哭闹的原因,并做适当的处理。0到l岁阶段是信任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因生理需求未被满足而哭闹,成人却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影响幼儿未来对人的信任感,但经过确认后,如果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就让宝宝哭一下没关系,否则一旦幼儿养成一哭就得抱的习惯,便会常常以此方式引起爸爸妈咪的注意。
纸尿裤篇……
包对方法 小屁屁好舒服
包对方法小屁屁好舒服
原则上约3到4小时就需为宝宝更换纸尿裤,平均一天约换6至8片左右。许多父母在检查宝宝纸尿裤后,觉得摸起来干干的,就不帮宝宝换,其实这样的作法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多数的纸尿裤吸收力都很好,很有可能尿液已经吸收了,妈咪却误以为宝宝没有尿尿,况且久未更换纸尿裤更可能造成细菌滋生,增加小屁屁的负担。刘文琪建议,每2小时就要打开纸尿裤让小屁屁透透气,可减少纸尿裤疹的发生。
男女宝宝换纸尿裤5步骤
Step1准备纸尿裤、湿纸巾与毛巾。纸尿裤的选择宜采取材质柔软、较薄、透气为佳(宝宝的皮肤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因为选错纸尿裤而造成皮肤刮伤,必须慎选最适合宝宝的纸尿裤)。
Step2选择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躺下。
Step3举起宝宝的双腿,将肛门、小屁股用柔湿巾擦拭清洁,如果在家亦可以使用清水擦拭
臀部,让宝宝的小屁屁更舒服。
Step4擦拭后将宝宝屁股抬高,下面放置纸尿裤。将有胶带的部位朝向腰部方向垫在臀下。如果是替男宝宝更换,记得先将生殖器朝下,再把纸尿裤包起来。
Step5检查纸尿裤是否包的太紧或太松。将手指放置纸尿裤处(即下腹部),检测一个手指头是否可伸入,如果发现太紧,将其稍微调整即可。
注意
1.帮男宝宝换纸尿裤时,为了避免一打开纸尿裤被宝宝的尿喷个正着的情形发生,可以将打开的纸尿裤,稍微在阴茎处停留几秒钟,覆盖一下再拿开。
2.双腿不可以举太高,否则可能会压迫到宝宝的胃造成呕吐。
3.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都必须注意清洁皮肤的皱折处(鼠蹊部、睾丸及下腹部褶皱处),不然很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皮肤溃烂。
4.女宝宝擦拭顺序为由前往后擦。
红臀宝宝的照护
红臀又俗称尿布疹,在婴儿照顾上的发生率极高,往往是因为照顾不周的关系。红臀发生的初期,皮肤会有泛红的情形,一开始如果没有及时照顾改善,即会出现有如丘疹般的过敏现象,而后就会渐渐转变为破皮溃烂的情形。
照顾红臀宝宝,除了要帮他勤换纸尿裤外,刘文琪建议妈咪选购纸纸尿裤时,以透气为原则。而在选择湿纸巾上,除应注意包装上是否清楚标示纸巾质料与PH值等成分外,还要挑选材质较柔软、高水性或柔性的湿纸巾,以避免新生儿因长期擦拭而产生破皮状况。
PART3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小宝宝初到人世,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害怕与不安,这时家长们应多陪伴与安抚宝宝,以满满的爱协助他度过这段适应期。想增进亲子关系,除了要常常注视宝宝、和他说话外,也请不要吝于给他温暖的拥抱。此外,藉由游戏来刺激宝宝的感官,亦能帮助他顺利发展与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跨出亲子第一步 成功度过磨合期
依照双亲关系互动的五个阶段来看,可分为磨合期—冷却期—独立期—挑战期—共好期,其中磨和期是最重要的。刘文琪表示,此阶段是互相磨掉棱角时期,可让彼此关系达到一个平衡点,互相了解并建立友好关系。若将此说法套用在亲子关系上,便可将磨合期解释为“新手父母与宝宝的彼此适应期”。
罗文乔则表示,磨合期的时间没有一定的长短,每位父母、孩子的个性不尽相同,相处模式也不一样。家长除了应具备耐心与爱心照顾幼儿外,也可以从亲子教养书籍、杂志及讲座中获得专业知识,甚至询求专家的协助,都是度过亲子磨合期很好的方式。如果家长具备正确的育儿观念及方法,用心了解并且满足幼儿的需求,就可以缩短磨合期的时间。
爱 从良好的互动开始
一般所指的磨合期,其实也就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其中又可分为宝宝出生l周内及l岁内两大阶段。在过去,许许多多的学者及民间团体,特别强调在第一阶段内,主要照顾者和宝宝身体上的互动和接触,及缺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造就了母乳哺喂率、母婴同室等盛行。
这虽为美事一桩,但期间却也衍生了其它问题。即部份宝宝因先天异常及疾病的关系,从出生起就必须由医护人员照顾,使得这些孩子的父母因无法和宝宝有所互动而焦虑不已,深怕因此影响亲子关系建立。为了鼓励这些家长,专家学者不再刻意强调关键期,而建议家长由提升照顾品质着手。
爸爸妈妈应了解的是,亲子关系不光是建立在所谓的关键期,例如难带养的孩子不会因为这段时间的互动就变得好带了,或是孩子会因此照你的期待发展,而是希望及早透过亲子互动,帮助家长观察孩子的特质及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奠定日后良好互动的基础。
仿子宫内环境 跨出亲子第一步
★学理与作法
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小儿科副教授Harvey Karp医师于美国小儿科国际会议中所发表的5S法,即襁褓(Swaddling)、侧躺抱姿/肚对肚抱(Side/Stomach positioning in the parents’arms)、发出嘘声(Shushing)、摇摆(Swinging)、吸吮(Sucking)。这五种模拟子宫环境的方式,可让新生儿有还在妈咪子宫里的舒适感,激发婴儿的体内冷静反射。
模拟小叮咛
★宝宝哭闹时,妈咪嘘声越大越好,因为子宫内的声音高达90分贝。
★胎儿在妈咪的肚子里时,习惯于妈咪走动时摇晃的感觉,所以摇摆能使宝宝睡得更安稳。但新生儿颈部十分脆弱,因此摇摆时应固定好,且动作不可太大。
★优点
根据研究显示,模拟子宫内部环境,可让宝宝停止哭泣、熟悉环境与增加安全感。罗文乔表示,当新生宝宝感觉自己回到妈咪的子宫里,会较有安定感,因为子宫为一温暖安全的环境,没有外在刺激。国外研究更发现,胎儿期六个月时宝宝的听力开始发展,如果妈咪在孕期六个月之后到生产前的这段时间,常聆听某特定音乐,当宝宝出生后,只要一听到这个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就是因为该音乐能让宝宝回到子宫内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