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个月婴幼儿护理需知

儿童资源网

4-12个月婴幼儿护理需知


  喂药法。要使小儿能够很好地服药,大人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吃药、打针去吓唬小儿;大人自己吃药时,在孩子面前也要表现安然自若,让小儿形成一个吃药并不痛苦的概念。喂药时要耐心,争取孩子合作。给孩子喂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清标签,问清药物剂量,避免吃错药和药量过多,或不足。不要吃过期和失效的药物。
  喂药片、药粉时应将药与糖水和匀后再喂。喂水剂药物时,应先把药液摇匀后再喂。
  喂药时要防止药物呛入气管,应把孩子抱起,采取半卧位。对拒绝服药婴儿,由1个家长用两手按住婴儿颊部,使婴儿不能咬,再将事先调好的药液用小勺紧贴着孩子的口角送入口腔,压住小儿的舌根部轻轻地灌入药液,等孩子咽下后再把小勺取出来。到医院对婴儿体格检查一次。
  母乳仍是第六个月婴儿的主要饮食。单纯母乳不能满足婴儿活动能力的需要,必须正确、及时地增加辅食。
  混合喂养:母乳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时,应根据需要补充鲜牛奶或奶粉。
  人工喂养:完全没有母乳者可喂鲜牛奶或奶粉。每天喂6次,每隔3~4小时喂1次,晚间少喂1次,每次喂120~150毫升。
  增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在第五个月已适应大米粥、小米粥、面糊、鸡蛋黄、菜泥、果类等的基础上,第六个月可增加烂面条、猪肝、豆腐、鱼肉、肉丝等。
  切碎煮烂。由于第六个月婴儿大多数没有牙,因此所有给婴儿吃的辅食都要切碎、煮烂才能消化吸收。
  清洁卫生。由于婴儿抵抗力低,容易患腹泻、呕吐,因此,辅食必须十分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食品都要很新鲜,给婴儿吃的饮食要做一顿,吃一顿,剩下的父母吃,不要留给婴儿下顿吃。
  选择时机。小儿在饥饿时容易接受新食品。在添加新的辅食时,如果在喂奶前给就比较容易被接受。当小儿正患病或天气炎热或刚换环境时,不要增加新食品,以免胃肠不适,发生消化不良。
  不要用嘴嚼东西喂孩子。有人主为用嘴嚼食物喂孩子好消化,因而有的母亲常常把食物嚼烂,嘴对嘴地喂给孩子,或是用手指、匙把嚼过的食物送到孩子的嘴里,这种做法不卫生。大人口腔里经常有很多细菌,把嚼过的食物喂孩子,容易把疾病直接传给孩子。食物的味道,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嚼食物喂孩子,香味都被大人吃去了,到孩子嘴里味道就变淡了;加之唾液分泌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婴儿的消化功能。
  常用辅食制作方法。
  蛋黄土豆泥。将研成泥状的土豆泥中加入煮熟的蛋黄研碎搅拌均匀,可适量放盐等调味品上火煮5分钟。
  肝泥。把猪肝或鸡肝洗净放水中煮,除去血后,换水煮10分钟左右,把肝外皮剥去(用勺子背研碎,成泥状),加适量调料或鸡汤(肉汤)搅成糊状。
  牛奶豆腐。把豆腐放热水中煮后,控去水分,再放入锅内加牛奶和肉汤均匀混合后上火煮,煮好后撒上一些调料或煮好的青菜叶末。
  枣泥粥。把枣煮熟,去皮、去核压成泥加入烂粥内。
  青菜蛋花粥。煮烂的粥或面条中,徐徐加入打好的鸡蛋,开锅后,再加入炒好的碎菜。
  第六个月婴儿一日食谱
  第一次母乳、或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菜水或菜泥3两,喂浓缩鱼肝油。
  第二次母乳或牛奶,蛋黄半个,奶糕1块(半小碗)或大米粥、小米粥或青菜蛋花粥。
  第三次母乳、牛奶或代乳品。
  第四次母乳、牛奶或代乳品,蛋黄半个,烂面条或豆腐牛奶。
  第五次母乳或牛奶
  每次间隔4小时。
  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增强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提醒您本月第三次注射三联菌苗和乙肝疫苗。
  “百、白、破”三联菌苗应在第六个月初第三次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