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而母乳中的免疫刺激肽、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乳铁蛋白、溶菌酶、核苷酸、游离脂肪酸、粘液素和乳凝集素等多种免疫成分和免疫营养素能保护小儿免受病原体侵袭。本文主要对其中的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糖巨肽(Glycomacropeptide,GMP)、唾液酸(sialic acid,SA)和乳凝集素(lactadherin)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一、γ-亚麻酸
γ-亚麻酸(GLA)化学名为全顺式6,9,12?十八碳三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母乳中GLA含量约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0.03-0.2%。GLA在生物体内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形成二高-γ-亚麻酸(DHGLA)或花生四烯酸(AA),进而转化为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和血栓素B2(TXB)。由于GLA及其代谢物在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中都具有广泛、重要的生理作用而受到关注。(1)抗菌作用:GLA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藻类的生长抑制作用已被证实。GLA进入细胞壁后,结合或插入细胞膜,改变膜的流动性及其它生理性质,从而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Asai等研究了10种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毒作用发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GLA抑菌作用最大,并且当GLA浓度达到500μg/ml时,15min即可杀死全部的细菌。在革兰氏阴性菌类群中GLA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等。同样,许多藻类生物在GLA存在下生长也受到抑制,如绿藻纲的蛋白核小球藻、莱因衣藻以及针胞藻等。(2)抗HIV感染作用:Kinchington等将HIV感染的细胞在添加GLA?锂(Li?GLA)的培养基中培育4天后发现,约有90%的HIV感染细胞被杀死,而对照组未感染HIV的细胞只损失了20%。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抗氧化剂维生素E同时存在的情况下,Li?GLA的杀毒作用明显减低,所以认为GLA对HIV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可能与膜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变化有关。(3)抗炎作用:研究发现GL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脉管炎、肾炎等多种炎症均具有疗效或改善作用。实验表明,口服3~6g/d的GLA可以导致血清脂类中的GLA、DHGLA和AA增加,嗜中性白细胞磷脂中DHGLA量亦明显增多,但其中GLA和AA水平无任何改变,这说明GLA的抗炎效果是通过在嗜中性白细胞等炎症相关细胞中升高DHGLA水平并减弱AA生物合成来实现的。(4)其他药理作用:如抗肿瘤作用、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治疗高血压作用、减肥作用、降血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二、SIgA
SIgA是60年代初Chodircker和Tomasi等首先在外分泌液中发现的一种IgA抗体,主要存在于乳汁、胃肠液、呼吸道分泌液等外分泌液中,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抵御病原体及有害物质入侵的第一道免疫屏障,是人体粘膜免疫的最重要抗体。它是由两个IgA单体、一条J链和一条分泌片构成的复合体,为区别于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的血清型IgA而命名为SIgA。SIgA以多聚体形式存在,比单体有更大的抗原结合力。由于分泌片的存在,不仅增加了SIgA的稳定性,还不被蛋白酶、胃酸、消化酶等降解,使其在胃肠道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研究发现,SIgA不活化补体,因此不引起炎症反应,而是直接阻止相应病原粘附于上皮,达到局部抗感染作用。SIgA是初乳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90%以上,成熟乳中含量为0.5-1g/L,它能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完善,提高初生婴儿的被动免疫能力。SIgA随乳汁进入婴儿胃肠道,不受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而粘附于其粘膜上,可起直接抗体的作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人侵。大量研究证实,母奶喂养婴幼儿的胃肠炎、腹泻、中耳炎、新生儿败血症、过敏、SIDS 等发病率明显下降,归功于初乳中大量SIgA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