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

儿童资源网

新生儿复苏

  1.肾上腺素

  (1)指征:患儿无心率,或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30秒后,心率依旧低于60次/min。

  (2)剂量:静脉滴注浓度为1:10000,剂量为0.1-0.3ml/kg;气管给药浓度为1:10000,剂量为0.5-1ml/kg,如有必要,可在5分钟后重复进行一次。

  (3)给药方法:一般选择通过脐静脉途径给药。在没有完成脐静脉插管手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气道给药。(浓度1:10000,剂量0.5-1ml/kg)。需要重复给药的情况下,只要医疗机构的条件允许,一般建议使用脐静脉途径给药。

  2.扩容剂

  (1)指征:如果患儿血容量偏低,失血或疑似失血、休克等现象,其他急救措施又无效果时,需要使用扩容剂。

  (2)扩容剂的类型:一般选择与人体血液渗透压相等的晶体溶液,如0.9%的NaCl溶液。大量失血时,需要补充同血型的血浆。

  (3)方法:通过外周静脉,或脐静脉注入。首次使用,剂量为10ml/kg。医师在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估后,决定是否重复进行一次。

  注意:对于早产儿或窒息患儿,扩容剂有造成血容量负荷过大的风险,可能引发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

  新生儿复苏后监护

  1.对可能出现的多器官功能损伤,予以密切监护:

  (1)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如出现体温下降现象,可将其置于婴儿保温箱中。

  (2)通过仪器来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和呼吸等。

  (3)要注意防范并发症。

  2.一些生理指标的监测:如心率、血压、血糖、氧饱和度等。

  3.血气分析:在复苏后第一时间进行,可以有效评估造成窒息的风险。同时对重要脏器进行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4.定期监测血糖:若是血糖低者,可予以葡萄糖静脉滴注。

  5.亚低温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者可进行亚低温疗法。

  新生儿复苏注意事项

  1.体温:一般用中性温度的暖箱。新生儿体重极低时(<1.5公斤),可以用塑料袋来保证体温。

  2.喂养:缺氧缺血可引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加强监控、仔细护理,喂养可延迟或微量进行。

  3.肺不成熟:该类患儿往往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缺乏,造成呼吸困难。可以使用气道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来予以治疗。

  4.高渗药物:要避免使用高渗药物,以防患儿出现颅内出血。

  5.早产儿用氧:为避免氧元素可能对早产儿产生的伤害,不建议使用纯氧。在给氧的同时,要密切监测患儿血液的氧饱和度,使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百分之85-百分之9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