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走路像鸭子的原因
1、过早学站立和走路
家长若让孩子提前学习站立和走路,这时候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不懂得如何掌握这项新技能,为了让自己站稳,他的双脚通常会自然分开以撑住自己的身体,长时间用这种姿势很容易形成八字脚。
2、缺钙
婴幼儿脚部骨质还没完全定形。当他骨骼缺钙时导致骨质软化,加上学习走路时的负重原因容易使双侧髓关节向外分,从而形成八字脚。
3、过早穿皮鞋
孩子脚部的骨骼柔软,脚腕部力量相对也比较弱。如果在刚学走路时就穿皮鞋,尤其是穿硬质皮鞋,常会出现“带不动”鞋的现象,久而久之走路姿势也会变得怪怪的。
4、尿片没垫好
爸妈在帮宝宝放纸尿裤和尿片的时候,要细心垫好。有时宝宝可能因为尿片没垫好不舒服而导致睡觉和走路姿势不正常。
二、如何培养宝宝正确的走路姿势?
1.借助实物行走阶段的训练
(1)摆走练习
让宝宝扶栏杆站好,大人在宝宝右边用玩具引逗,使其向右摆动,当宝宝摆近自己时,再到宝宝的左边引逗,使其转换方向再向左侧摆动。应注意:如此反复进行2~3班时就应使宝宝得到玩具,否则,宝宝将会失去兴趣和信心。
(2)扶棍练习
先准备一根长约50厘米、直径2厘米、表面:光滑的7棍,然后扶宝宝站稳,让宝宝两手同肩宽正握木棍,大人握木棍两端慢慢退着走,使宝宝借助术棍的牵引力跟着大人朝前走。在练习的过程中,大人应不断用语言鼓励宝宝走下去,但时间不宜过长。
(3)拉手练习
大人先让宝宝站稳,然后拉住宝宝的双手稍用力缓缓后退,迫使宝宝不断朝前迈步。拉双手练习一段时间后,可改为拉单手练习,或让宝宝拉住大人的一个手指。在拉单手练习时,大人的手要随宝宝身体前后、左右顺势移动,避免宝宝歪倒而扭伤关节。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后,宝宝的腿部力量、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能力等部有明显的提高,为独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2.独立行走阶段的训练
(1)短距练习
让宝宝靠栏杆或墙站稳,大人在距宝宝1米左右的对面蹲下,用有趣的玩具引诱宝宝向自己迈步。这时宝宝会露出喜悦而紧张的神情,很快地两三步跨到大人跟前,扑进大人的怀里。对于胆怯的宝宝要耐心诱导,切勿急躁。
(2)加长练习
在短距练习的基础上,大人离宝宝的距离可稍远一点,再远一点,逗引和鼓励宝宝朝前走。也可以采用宝宝朝前迈一步,大人向后退一步的办法,来加长宝宝行走的距离,这是提高宝宝行走能力和耐力的好方法。在做这种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避免宝宝跌倒挥伤。
经过训练,当宝宝学会独自行走后,宝宝会带着胜利、骄傲和好奇的心情走来走去,到宝宝想去的地方,摸宝宝所喜欢的东西。父母千万不能阻止宝宝的的行动,要给宝宝以鼓励和保护,尽量创造条件使宝宝有较多的行走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宝宝行走动作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可以促进宝宝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扩大宝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范围。
三、民间土法治“八字脚”
很多医生都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只是走路会出现“内外八字”,不需要做特别的矫正。但是很多家长却积极的用一些预防与矫正的八字脚的土法子来治疗。
小白妈:一直听别的家长说可以让孩子反穿鞋子调整“八字脚”,我也尝试了,但是目前没有看出来效果。
米儿妈:我家宝宝25个月了,走路的时候很稳,姿势也很正。这是由于我在月子期间听妈妈的话,每天都用棉布来给宝宝绑腿。
亚亚妈:我婆婆在宝宝躺着的时候,会用手按住她的膝盖轻轻的揉,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腿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