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在支撑人体运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保护好孩子的骨骼,促进其骨骼发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什么是骨骼发育?骨骼发育的过程是什么?如何促进骨骼发育?骨骼发育不良怎么办?
什么是骨骼发育
1.骨的化学成分
人类的骨头由多种物质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机物和无机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内各物质比例也会发生改变,比如成人骨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为三比七,而孩子骨头中二者比例为五比五。这也是为什么孩子骨头比较柔韧,不容易折断的原因。但是也因此孩子骨头比较容易变形,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孩子不良姿势。
2.骨的生长发育
其实就是软骨逐渐转化为常规骨头的过程。在我们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软骨的雏形就已形成了,并且骨化开始于软骨的中部。身体能够长高是因为骺软骨的增生和骨化。从我们出生到青春期,脊柱不断发育,所以它发育的时间最长。
此外,骨的成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就对它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VA、VD、VC与骨的生长和代谢也有着密切联系。
3.骨髓
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胎儿时期与成年时期的骨髓也不同。六岁之前的孩子骨头中都是红骨髓,六岁之的骨头中会慢慢出现脂肪,导致骨髓变成所谓的黄骨髓。而随着孩子长大,红骨髓量不断减少,黄骨髓也不断取而代之,直到最后就只有部分骨头里(分别是短骨、扁骨和长骨)留有红骨髓,保持一定的造血功能。
骨骼发育的过程
· 头颅骨发育
1.前囟:孩子脑部的顶骨和额骨没有完全闭合,中间有个菱形缺口。新生儿前囟对边中点连线宽度约为1.5-2厘米,之后会逐渐缩小,直到最后完全闭合。
2.后囟:孩子脑部顶骨以及枕骨的中间,有个三角形的缺口。
在顶骨与枕骨边缘,是一个三角形缺口。一半刚出生的时候很小,在婴儿6-8个礼拜大的时候,基本完全闭合。
3.颅骨缝:在宝宝刚出生就已经分离,在宝宝 3-4个月大时完全闭合。
TIP:家长最好给幼儿检查前囟,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原因和结果:
· 脊柱发育
根据脊柱的增长情况可以判断出脊椎骨的发育情况,刚开始的一年里脊柱增长得快,之后下肢增长比较快。以下是孩子在不同时间脊柱发育的情况: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 头颅的发育
脑发育,颅骨也随之发育。可以通过孩子头围、颅缝合囟门闭合情况来判断其颅骨的发育情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囟门,来判断孩子大脑发育情况,过小或者过早闭合都有问题。如果囟门确实发育异常,就要及时送医检查病治疗。
· 脊柱的发育
过早训练会引起脊椎的过度弯曲,影响以后的身高。宝宝在相应的时间学会相应的动作:
促进骨骼发育方法
1.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钙质吸收起来非常方便,所以吃母乳长大的孩子骨头成长大多比较良好。而且骨头发育好的宝宝长得也漂亮。母乳喂养6—9个月以上的婴儿,身体会更强壮。
2.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幼儿长高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例如VA、VC、VD和矿物质钙、铁、磷。比较推荐的有黄豆、鱼类、瘦肉、牛奶等等。
3.坐姿、站姿良好
宝宝还在发育时期时,骨骼还没有定型,有些不良姿势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家长应注意对宝宝的不良姿势进行纠正,给宝宝选取适合桌椅和小床。
5.多运动
只有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可以使骨骼生长良好。家长可以让孩子适量做些运动,以此来来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获取更多营养。
5.宝宝爬坐交替
宝宝渐渐长大,不愿意安静的坐着,总想活动一下,此时家长不必阻挠。爬行和坐立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帮助骨头发育,对以后站立和行走也很有用处。
6.骑童车
等孩子年龄大些,家长可以让孩子骑童车,但一定要适当、科学,否则会得不偿失。此外因为幼儿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所以家长一定需注意孩子的安全。
骨骼发育不良怎么办
1.斜颈
如果总是和大人睡一起,那么孩子就可能经常面向一边睡觉,容易出现斜颈问题。有些对孩子生长不好的睡姿、抱姿哺乳的习惯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出现习惯性斜颈。
方法:哺乳时可以左右交替;宝宝睡觉建议选择平卧。如果宝宝的颈部肌肉有肿块,最好带他去检查治疗。
2.肘脱臼
宝宝学走路时,家长为了能控制好宝宝,有时用力牵着宝宝一侧的手,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家长容易犯的错误还有:很长时间都向一侧牵领宝宝。如果总是这样,宝宝的重心会发生偏移,也会造成相同的问题。。
方法:建议家长在领着宝宝学习走的过程中,左右两只手不断的交换进行,牵领孩子的力气也不要过大,同时也要避免孩子跌倒。
3.O型腿
许多家长把学会站立、行走当作长大的标志,所以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站立和行走,这对骨骼发育非常不利。这是因为宝宝的骨骼还没发育完善,没有全部钙化,周围还有软骨围绕,过早的运动会导致其发育不平衡,形成O型腿。
方法:家长应记住让宝宝在相应年龄段学习相应的动作,不要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