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爸爸与你谈的是: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不可以已”出于《荀子·劝学》。全句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干任何事,都要有一股精气神儿,学习更是这样。所谓刻苦学习,除了古训中说的“头悬梁锥刺股”外,还必须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就是学,全神贯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对青春时期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稍微松懈一点,就会落后。
松懈是非常可怕的。别说是你,很多孩子在取得了一点好成绩后,就容易松懈。譬如,你这次考得名次比较靠前,你就会沾沾自喜,觉得别人都不如你了,你回家上网玩游戏,或者周末玩两天吧。好成绩固然可喜,但是它很容易给你带来一种松懈,让你变得自满。你每天松懈一点,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领先优势,慢慢地就损失殆尽了。这方面,你有过教训呀。你考过第一,就觉得班里没对手了,悠哉悠哉地做作业,不像成绩落后的时候那么咬牙切齿信誓旦旦地追赶别人。等下次考试的时候,成绩单出来,你傻眼了,名次下滑,分数下滑,等你再去追赶,忽然觉得那么艰难。
再告诉你一句话:学则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学习上的进步,就像春苗的生长,今天比昨天没有明显的进步,但肯定会有所积累。小小的进步积累起来,就像春苗那样,隔一段时间再去比较,会发现长了一截。如果你懈怠呢,就像磨刀石,一两天的磨刀,石头显不出凹多少,但是积累起来,凹的程度就是令人吃惊。记得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晚放学10分钟。这10分钟做什么呢,用来背单词。表面上看,10分钟算什么啊,但长期坚持下来,你的学习时间就长了。这10分钟,即使你背不了几个单词,但是比在校门口推车自行车挤几分钟要有价值多了。
漫不经心的懈怠,是非常可怕的。初中的时候,你有个好习惯,就是利用“边角缝”的时间,迅速地完成作业,然后再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做一些课外的卷子。只是,你这个习惯,坚持得不够好。尤其是在初三复习的时候,你睡觉前看一会儿闲书,不知不觉地耽误时间。原准备早点起床,多学习一会儿,但你的懈怠,也保证不了学习的时间。加上某种自满心理,使得刻苦学习仅仅表现在决心上。相比之下,你们学校的优秀学生,人家的学习习惯,就比你好。譬如,某同学,平素从7点开始学习,埋头学习,一直到11点,足足保证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其间,除了上厕所,从来不分心。到了中考前半年,人家学习是从7点到12点,一口气学习5个小时,这种扎实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值得钦佩的。相比之下,你就做得不够好。
爸爸强调“学不可以已”,是让你学啊学啊,一直累得筋疲力竭吗?不是。打个比方吧,你骑自行车,车胎必须要打足气,否则就影响自行车的运行。你知道最怕的是什么吗?最怕的不是车胎被扎,而是慢跑气儿。车胎没气儿了,补胎就是了,充足气,继续前行。但是,慢跑气儿很挠头。你一边儿要打气儿,同时还在悄悄地跑气儿,既影响速度,又不出成绩。这个慢跑气儿时,打气儿的过程,就是一种松懈。
慢跑气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不能持之以恒的勤奋,就是不能全神贯注。有的家长总是说孩子学习到晚上11点12点,累得孩子晕头转向。实际上,很多时间就是被“慢跑气儿”给耽误了。孩子在大课间,出去转悠一会儿,耽误了一部分做作业的时间。孩子在中午回家吃饭,饭后看会儿电视,消遣一会,又耽误了一部分做作业的时间。孩子放学了,到家了,放下书包,看会儿电视,喘息一会儿,又耽误了一部分做作业的时间。吃晚饭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又耽误了一部分做作业的时间。吃饭以后,说不定又得看一会精彩的电视剧,又耽误一会儿。等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做作业,才发现作业堆了一堆,无奈,做吧,一直做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