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个港湾,父母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
“王老师,你又在批评我了!”
“我哪是在批评你呀!我是在借你的力量严厉的批评你妈妈,我们的母亲太伟大了,可她的伟大并没有让子女读懂里面蕴藏着的‘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改变自己,善待自己,尊重自己,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伤害了母亲,她的爱在滴血,孩子,唯一能安抚她的只有儿子对他的爱,你愿意付出吗?”
“王老师,我向你保证,我愿意付出!”
“孩子,你不要向我保证了,你已经开始付出了,并且做的很棒!妈妈已经非常快乐了,她为自己拥有你这样的儿子,已经感受到了幸福和骄傲!”
“老师,别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
“这哪是夸你呀!我是在提前批评你,因为我们有许多地方做的依然不够,需要继续做出努力,不是吗?!!!
……
周海在我这里调整了整整一年,尽管其间曾出现过许多挫折,他的反复无常,他的好吃懒做一次次阻挡了他的健康成长,最终他的母亲没有放弃,在彼此缓慢的改变中,周海开始渐渐的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习惯,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心理疏导的老师,我深深的知道,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情又是何其的艰难,而一个人的性情恰恰是在童年时期培养起来的,是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塑造出来的。我们的许多家庭一直在走教育上的弯路,从小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有的在行为方面替代不算,甚至严重到替代孩子的思想,孩子在宠爱的氛围里,变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丢东落西、性情脆弱、喜欢表扬不接受批评、写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做事拖沓缺乏竞争意识、一赏识就翘尾巴、一批评立刻变的无精打采骤生反叛情绪……我们时常在肯德鸡餐厅的一隅,一些男孩或女孩正在贪梦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其口嚼声与餐厅里的背景音乐互为协奏,在吵杂的环境中颇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就在一旁,一些母亲或者父亲默默的坐着,两只眼睛目不转睛的幸福的瞅着自己的孩子,沉浸着孩子快快长大的梦想之中。
纵观现代家庭,不少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商,漠视孩子的情商,特别是当孩子升入中学以后,家长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似乎只有分数,孩子成绩的好坏就是家长的情感晴雨表!诛不知,孩子智商的发展,完全有孩子的情商来推动,近年来,关于孩子厌学、网恋、早恋、孤僻甚至犯罪的报道屡屡出现,反应出了他们自私、脆弱、自我认知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等弱点,且对亲情冷漠、不与父母沟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人们习惯性地将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孩子”。我们许多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变的筋疲力尽,我们没有几个父母会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而快乐的成长;说真的,我们只知道“小爱”,从物质上给孩子一些小恩小惠,不会拒绝,不懂得拒绝,我们只懂得用很多辛劳营造一种实际上的“假爱”,从而导致孩子物欲横流,我行我素,进入中学后,造成教育失控,亲子间的家不在是一个港湾,家长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更可悲的是,我们家长心中始终装着的那份爱,孩子已经很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