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也提醒我们孩子有四点过失要谨慎,叫做「骄、奢、淫、逸」。骄是骄傲,刚才已经提过了,为什么孩子会傲慢。其实根本原因在我们教育他的顺序错误,所谓德才兼备,德在前面,还是才在前面?德行。只要不长德行,而先长知识技能,孩子会觉得别人不如他。所以教的顺序错了,孩子的品德就扎不下去,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德行在先,才能在后。
我们有一个书法家,他是今年大赛广东省唯一得奖者。他才三十三岁,他的老师对他非常关爱,他讲了一句感受很深的话。他说他从小就喜欢学书法,拜过多少老师,他花过不少金钱,都没学到真本事。结果当他遇到自己的恩师的时候,他说他的老师没跟他拿一分钱,而且还让他住在他的家,因为他当时很穷没有钱。诸位家长,能学到真本事的不一定要用钱。假如你的孩子有一个至诚的心,想要把人做好,很多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很愿意教导他。假如你的孩子是为了承传中国的书法文化,承传中国的古筝的文化,相信他一定会遇到一个非常有使命感,而且会全心全意、不求回报教他的老师会在他的生命中出现。而他的老师告诉他,「我假如把这个笔法,从书圣王羲之传下来的笔法,都教给你,事实上你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笔法一定会让你很有名声,假如你没有德行的话,我教导你的东西可能会害你一辈子的。」所以,傲不可长,要先教德行。
再来讲「奢侈」。中国话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孩子只要奢侈起来,你再拉回来就不容易。有一个孩子,刚好也是李老师的学生,他的父亲没有空接他,就跟李老师交待说:「你就带着这个孩子先去吃饭吧,我稍后再去接。」李老师带着这个孩子去吃饭,一进饭店坐下,这孩子马上拍了桌子,然后比了一个手势,示意服务员走过来,「先给我们两瓶饮料」,然后就开始这一道、那一道地自己点起菜来。点完之后呢?李老师很好奇,就把那个菜单拿过来一看,点的都是最贵的。诸位家长,跟谁学的,这个动作跟谁学的?孩子有这个动作除了奢侈之外,他对人会怎么办?会不会恭敬啊?在他的头脑里面谁最大?钱最大。他的奢靡之气从小已经灌入他的骨髓之中了,危险!所以,我们当父母的要明智,要表现出节俭的模范给下一代看。我们家最节俭的就是我奶奶。小时候呢,看我的奶奶只要离开一个地方,所有的电灯都会被她关掉。我觉得奶奶节省成这个样子,后来自己工作,第一份薪水发下来就舍不得花?真不舍得,觉得工作了一个月才这么一点点,很珍惜。后来,我们家公认,我得到我奶奶的真传。有一次我在演讲,刚好这个地方放了一个迈克风,其实那个迈克风是要让我收音的,但是我每一次站起来看到那个灯亮,我就把它按下去。「哦,对不起。」我再把它按回来,连续按了三次。为什么?习惯成自然了。奢靡之气不可长。
骄奢之外,再来讲「淫」。这个淫除了好色之外,还有过分沉迷的意思。这个好色,我有一次跟中学生讲,我说好色为什么不好,中学生说老师,因为色字头上一把刀,很危险。所以确确实实很多人一生都败在这里,败在这里不止把自己败了,连家都败掉了。而这个淫再延伸开来,就是玩物丧志,对女人,对异性,对很多玩乐的东西很痴迷,很难自拔,有这种习气就麻烦了,所谓好色好赌。现在还有好网络,好电脑、电视,这都会让整个孩子沉迷下去。所以家长要防止他的污染,这个很重要。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儿子很用功,打网络都打到十二点多,有的还打到一点,你在那里很高兴,他在那里也很高兴。他看的什么,你知道吗?他打的什么,你知道吗?有一个山东的大学生,因为喜欢玩电脑,玩游戏,(现在的游戏都是什么?打打杀杀),因为接触的时间太长,脑子里面都充满打打杀杀的景象。有一天,他受不了了,他去找他的老师,大学老师。他说:「老师,我现在脑子里面都是想着人家要杀我,我要杀人家。」他老师听完之后觉得不对劲,马上打电话叫他父母赶快把他接回来。还没有接回去,这个学生就在街道疯狂杀人,砍了七八个人,两个人死了,一去不复返。所以孩子染上这种习气,染上这种坏习惯很可能就毁掉他的一生。诸位父母,该坚持的原则你要抓得住,所谓能舍非无情,有时候你爱孩子是打他一顿,训斥他一顿,因为这个训斥和打是从你的内在的爱心、关怀发出来的,孩子能不能体会得到?孩子可以体会得到,所以这一些习气:骄、奢、淫要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