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几天后,《汉堡通讯》详细报道了事情的全过程。报道以"几天前,在本地发生了一个 足以载入教育史的惊人事件"开始,结束语是"这个孩子绝不是少年老成,而是非常健康活 泼、温和天真,没有一点年轻人常有的傲气,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过人的才华。这个孩子叫卡尔·威特,是洛赫村威特牧师的儿子。一个孩子在精神和身体上能够得到如此理想的 发展,威特牧师一定有一套非常有意思的教育方法,但遗憾的是,关于这方面威特牧师没有细谈。"
《汉堡通讯》的报道在整个德国掀起了喧然大波,各地报纸纷纷转载。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
年仅9岁的大学生
德国人和其他民族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他们自古以来特别尊重学者。这也是德国能够繁荣昌盛的一个原因。威特出名后,莱比锡大学的一位教授和本市一个有权势的人打算让 威特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说服老威特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威特进行考核 。刚开始,老威特怕对方乱出考题拒绝了。但经过再三相劝,最后还是同意了。劳斯特博士 并不是老威特所想像的那种学究,而是一个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学者。他通过交谈完成了对威特的考核,而威特没有觉察到这是考试。当时是1809年12月12日。考试结束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了一份成绩证明书。 内容如下:
今天按我的要求,对9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希腊语考试从《伊利亚 特》中选了 几段;拉丁语考试从《艾丽绮斯》中选了几段;意大利语考试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法语考试则任意在一本法文书中选了几段。都是比较难理解的段落,但是威特答得很好。他 不仅有丰富的语言学知识,而且有很强的理解力,具有渊博的综合学识。听说这个令人赞叹的少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我认为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 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发展,让他上大学深造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