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梦若在,心就在
“世界上是没有笨学生的,不好好学是因为他们没有梦想,孩子的梦想取决于老师和他们家长的心态,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突然间,我仿佛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伤害,感觉自己这名大学生,在一个连初中都没上完的人面前,自己的知识层次显得是那么的单薄和狭窄,一种挫败感激励着我的斗志,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境界。
回想一下,现在已经过去十六年了,周俊在市里开办的装饰公司已经变成一家很有名气的大公司了,那两个读过大学进入工厂的伙伴,因为单位相继破产,他们也纷纷进入了周俊的门下保住了一碗饭吃,而我呢!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怀揣着一个梦想始终做着孩子的研究,潜心累积着教育经验,十年后毅然辞职创办了“择差”教育。
六年过去了,正如周俊说的一样,生活中本没有不好的学生,不好!是缘于我们有些家长的教育心态。随着身边走出成长怪圈的孩子的增多,从转化这些孩子学习心态的轨迹中,家庭教育凸显的危机不得不让做为家长的人们尽快警醒起来。天下的父母都渴望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而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孩子健全的人格与智慧有效结合达致心理上的一种和谐,有太多的父母只是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而逐渐缺失了对孩子人格和心理上的疏导,只是急功近利的在百般呵护中,愚昧替代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尽管这样为孩子躲避了一时成长中的挫折和某种心理上的伤害,可这些逐渐长大的孩子,性格脆弱的像一根豆芽菜,对待事物任性固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会接受家长的“爱”,并不懂得献出“爱”去尊重家长是自己必须承担的一份责任,孩子失去了这种本能和天性,家长的说教只能使孩子感到空洞无味,促使我们的家庭教育过早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孩子的逆反心理突然出现在了小学;孩子越来越会享受,吃一点苦就叫苦不迭;孩子平时大话连篇,但总是说话不算话,朝立夕改,经常立志就是不立长志;遇表扬就沾沾自喜,遇困难就偷偷逃避;我的孩子怎么变的悲观消极、无欲无求……
以上种种是因为孩子缺失了做人的梦想,缺失了对每一天制定新的希望。我们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似乎让许多孩子的成长步入了一条死胡同:梦想就是好成绩,好成绩就等于优秀。其实,成绩优秀并不代表做人优秀,更不代表做人的成功和将来事业的成功,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的看待孩子的成绩,只是一味极端的追求成绩的优秀而忽视孩子梦想的绚烂,对有些孩子就是一种悲哀,他的成长就像一株小苗从此丧失了阳光!所以,孩子的成长总存在不擅长的某些东西,但总有孩子擅长的,只不过没有被我们发现罢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孩子,如何去发掘和欣赏孩子存在的优点,对有些孩子不妨来个曲线救国,因势利导,只要达致孩子的梦若在,自然心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