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成功的父母: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
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这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被父母破坏了。
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用赏识和尊重换取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说出他的想法,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达到的效果。赏识和尊重孩子,确实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细节22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孩子和大人一样,不但需要赏识和理解,还需要可以倾诉的对象。倾听是理解的方法之一。成长中的孩子,由于思想不成熟,常常会出现违背正常逻辑的思维,家长应该帮助他们,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对他们讲话,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如果家长能仔细聆听孩子的倾诉,并能正确地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种做法对加速孩子的成熟是非常有帮助的。赏识孩子,有时候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从而理解孩子的心声。所以,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一个赏识和理解孩子的好方法。
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哭。有些父母见到孩子哭泣就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哄劝、安慰孩子,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哭而满足他一些无理的要求。疼爱孩子诚然值得肯定,但是不能不分情况、不讲原则地疼爱。如果孩子一哭就去百般哄劝,会让孩子误以为可以用哭闹“骗取”父母的妥协。
如果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就能化解他的委屈,使他不再坚持满足原来的某些无理要求。因此,父母应该出于对孩子的赏识,给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心平气和地听孩子慢慢诉说,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并在教育的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赏识和信任。每天都留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倾诉,而这时,父母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细节23 主动向孩子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把自己与子女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应该是不断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现今社会,父母向孩子学习,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父母的知识更新和进步,促进父母的工作和事业。
赏识孩子的知识,尊重孩子的特长,主动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可以实现家庭情感的互动交流,营造家庭温馨学习的气氛,而且可以建立畅通无阻的亲子沟通渠道。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从而跨越代沟,实现两代人心灵上的双向互动。
细节24 主动向孩子道歉
在生活中,父母也经常会犯错误。错怪孩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自己宽恕自己。也许这个错误当时没有什么,但迟早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因为放不下面子而坚持不承认错误,让孩子蒙受冤屈,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而且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