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1. 代办型妈妈。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当有人问一位男孩的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妈妈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是的,不用说让孩子做家务,即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又有多少孩子在自己做呢?
每天,他们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他们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他们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他们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然而,孩子们又是如何看待妈妈的这种代办行为呢?
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学习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妈妈没给我收拾好!"
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办,除了给孩子带来懒惰与无能、给家长带来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还带来了什么呢?
2. 满足型妈妈。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
远在国外的母亲好像觉得,用钱可以表达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
《动物世界》常常会有这样的片段:
母狮对幼狮关爱有加,但是并不过分娇纵。幼狮刚开始蹒跚学步,母狮便让它体验生命中迈向自立的第一步--觅食。幼狮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狮就是不将食物给它,还"残忍"地将它推出门外。于是,看到依赖父母行不通的幼狮便鼓足勇气、执著地爬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终学会了生存。也正是如此,狮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经历自己独立处事才能长大成人。一位哲人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因此,妈妈们,请大胆地撒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吧!
方法一:妈妈,请用你的肯定去激发儿子的男子汉气概
一位母亲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4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烧,这位母亲带他去打针。针刚扎进屁股,儿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母亲见儿子哭得小肩膀直打颤,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儿子看到妈妈哭了,立刻停止了哭泣,揉着眼睛问妈妈:"又没扎你,你哭什么?"
妈妈给儿子擦了擦眼泪,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
闻听此言,儿子转而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
第二天,儿子壮着胆独自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妈妈和护士都被这个小小男子汉逗笑了。
这位妈妈便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专家、青少年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一直主张,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就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幼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方法二:告诉你的儿子,一切全靠你了
要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母亲过于能干、刚强,就会使孩子没有施展自己本领的天地,他会变得软弱;相反,如果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男孩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有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爸爸出差了,妈妈独自照料儿子。妈妈胆子小,她家楼上有人养了一条大狗,每次上楼,狗一叫,妈妈就会吓得直哆嗦。爸爸出差之后,妈妈对儿子说:"这回惨了,你爸走了,我连楼都不敢上了。你要保护妈妈,一切全靠你了!"儿子拍着胸脯说:"别怕,妈妈,我来保护你!"